当今社会,在物质基本不断被满足的时候,精神需求显得尤为重要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以这个时代独有的方式传承传播着文化,如同书籍、音乐和电影一般,各类手机APP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载体,以6寸手机为窗,充分展现文化的各种魅力。
第三方数据显示年8月长三角地区41个地市在五大数字文化应用领域(游戏、视频、音乐、阅读、教育)APP使用人群多达1.4亿人,年8月人均打开文化类APP次数高达5.25次,人均使用时长为4.02小时;其中使用人数排名前三的APP类别为游戏、视频和音乐。
据统计,长三角41个城市常住人口共计2.2亿人次,但此次长三角文化类APP覆盖人数仅为1.4亿人,覆盖比例为62%,剩下38%未覆盖到的人口猜测有俩个原因:1)该类人群日常不使用文化类App;2)未覆盖到的人口由于其年龄过大或者过小,日常生活中没有机会使用文化类app。除了这两种情况之外,还有更多无法监测到的外来打工人口亦不在常住人口范围之内。
究竟,这1.4亿使用人群是谁?他们身上都有哪些特征?他们的使用偏好是什么?毕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想了解一个人,不必看他的朋友圈和微博,那是被过度包装的生活。只需看一眼他或者她手机里装了哪些App,就可以让你了解更真实的他。
接下来就让小编带我们揭开长三角用户使用文化类APP背后的面纱。
一、女性是文化类APP的主要使用人群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对App的选择都不尽相同,从性别上看:
在长三角五大类文化APP中(教育、视频、音乐、游戏以及阅读),女性用户数量均超过男性,当之不愧成为文化类app的主力*,尤其是教育类和音乐类app,女性占比近八成,占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她们在不同年龄段上、不同APP类别上的表现也各有差异:18-24岁为视频主力,30+更爱玩游戏,愿意成为付费会员、热衷弹幕、追求精神独立、注重自我情感表达……接下来,就让我们分别看看长三角用户在不同类别的文化APP上的使用表现。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1.30-39岁的职场社畜偏好使用游戏类APP
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活动受到较大限制,网络游戏填补了网民的文化和娱乐需要,带动网络游戏行业营收和企业数量双增长。
游戏主力人群为30岁-39岁用户,女性玩家反而多于男性。游戏类APP用户的年龄段分布趋势呈两端递减,主要集中在30-40岁,占比近一半;18-30岁玩家占1/4;其他(17岁和40岁)的玩家人数占1/4。从用户数量来看,女性玩家(58%)反而多于男性(42%)
2.18-34岁的女性是视频类APP的主力用户
“爱尝鲜”、“紧跟潮流”是90后以及00后在互联网产品使用上的典型特征。在兴趣导向上,崇尚“宅”文化的90后和00后,宅在家里刷短视频、睡觉与点外卖是他们普遍的放松与娱乐方式。在文化类APP的使用情况上,这类用户每天使用的文化APP中最高频的是视频类,他们通过视频类APP获取感兴趣up主推送的内容,乐于分享,注重个性化的自我表达,喜欢弹幕这种有趣个性的互动方式。
3.三四十岁忙孩子,五十岁的年纪最轻松,最爱听音乐的年龄段竟然是50岁以上人群
35-39岁的“老大难”家长和职场中流砥柱为教育类APP的主力人群,而长三角音乐APP深得5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偏好。30-40岁的用户大部分都有了家庭和孩子,生活也逐步趋于稳定。他们像小学生一样,又流行起和教育类的App,用来应对子女的教育问题。
从50岁开始,差不多就是人生中最轻松的年纪了,他们的儿女逐步开始工作,减少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临近退休的他们工作并不繁忙,闲暇时间经常会用手机听听音乐,约几个老友相约K吧唱唱经典老歌,生活十分惬意。
4.少玩游戏多看书,升职加薪有前途
阅读类APP用户各年龄段人数分布较平均,阅读类app使用人群上来看,使用阅读类APP最多的年龄段为25-29岁的年轻人群;30-44岁的职场中流砥柱占37%;看来处于不同职业生涯的人群都保持着良好的阅读习惯,优秀的人必有优秀的习惯。
在我们眼里职场新人大部分人在初入职场时依旧保留着大学时期玩游戏的习惯,忙碌的工作之余通过综艺视频电视剧等打发时间。可是数据告诉我们完全误解了这帮90后和00后,这些青年年大部分为了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早已经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文化类APP24小时使用分布趋势
用户对各类文化类App的使用时段偏好也会出现周期性的偏好:
从用户使用习惯上看,早上7点之前,各类文化App的使用率都相对较低,大多数人都在睡觉。早上,用户7点开始使用各类APP,于中午12点达到顶峰,尤其在午休时刻,大多数人选择视频类和游戏App打发时间。
其中游戏类和视频类APP用户一直活跃直到晚上8点,视频类用户人数于晚9点超过游戏类人数;下班后大多数用户都会选择看视频节目或者刷抖音短视频来缓解一天的压力和疲乏,整个夜间乃至凌晨,仍有不少用户活跃使用各大视频类、音乐类和游戏类APP。
此外,游戏类APP主要集中在白天,21点后用户人数直线下降;视频类APP在凌晨时段是用户文化娱乐的首选;音乐类APP在午夜以后受到偏好,使用人数与视频类用户相接近。
总体来看,教育和阅读类传统文化APP使用人数相对较少,一般多为家长们通过儿童类App代替忙碌的自己教育子女;视频、游戏和音乐类APP更受欢迎。
三、长三角五大类APP的表现情况
1、游戏使用普及度最大、粘性最强
根据年8月长三角41个地市用户对于典型五大数字文化应用领域分析得出,长三角地区用户消费的游戏类应用数量和人数最多,虽然人均打开次数不及视频、音乐以及阅读类APP,但人均使用时长最长,高达6.43小时。从游戏类TOP10APP分布来看,用户主要偏爱竞技类和棋牌类游戏APP。
2、视频类-视频用户最活跃,年轻化而且使用碎片化
长三角地区用户消费的视频类应用数量较为集中,视频内容消费的用户活跃度加高,人均打开次数领跑高达5.94次,而且人均使用时长排名达5.67h,仅在游戏之后,也体现较高的内容消费粘性。从视频类TOP10APP分布来看,用户主要偏好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类APP。视频类应用的个数在五类APP中排名第四,个数远不及游戏类、教育类和阅读类App。
3、教育类APP个数较多,用户粘性较低
教育类应用的个数在五类APP中排名第二,个数远超阅读、音乐和视频类APP;但每月人均使用时长不长,仅为1.27小时;从教育类APP来看,用户的主要需求集中在中小学教育、公务员考试类。
4、音乐类-用户潜力有待提升,深得中老年群体偏好
音乐类应用数量最为集中,使用人数和频次也低于游戏和视频,而且使用粘性较低,每月人均使用时长仅为1.09小时。但从使用人群上来看,使用音乐类APP最多的年龄段为50+岁人群。
从音乐类TOP10APP分布来看,用户主要偏好的TOP3分别为酷狗音乐、全民K歌与QQ音乐。
5、长三角阅读消费集中于年轻群体,活跃度高但粘性较低
阅读类应用数量同样最为集中,虽然使用人数最低,但人均打开次数较高,仅次于视频。但同音乐消费一样,同样面临着人均使用时长不长的挑战,仅为1.02小时,远低于游戏和视频。
从阅读类TOP10APP分布来看,用户偏好阅读类工具型APP,其中排名第一的掌阅iReader主打工具+社区+电商,包括了阅读电子书的基本功能,找书/买书-看书-书评的社区,通过一本书形成了书圈。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四、长三角41个城市比较
1、上海、苏州和杭州在文化类APP使用人数均占主力
教育类APP使用人数最多的城市为上海、苏州和杭州,其他大多数城市均集中在50-60万人数之间;视频类APP使用人数最多的城市同样为上海、苏州和杭州,其他城市均集中在75万-万之间;音乐类APP中使用人数最多的城市为苏州、上海以及杭州,其他城市均几张在25万人左右;游戏类APP游戏类app在不同城市的人数数据相对分散,上海和苏州等地使用人数最多,其他均集中在75-万之间;其中在音乐类和视频类APP中,苏州、上海以及杭州使用人数较多,在箱型图中显示均为异常值。阅读APP在41个城市的使用人数数据相对集中,大多分散在50万人以下。
从App的人均使用时长TOP10城市来看,用户更愿意花时间在视频类和游戏类APP上,其中安庆、金华和无锡在视频类APP的人均使用时长排名前三,合肥、金华和无锡的更愿意花更多时间打游戏。
在教育类和音乐类App的人均使用时长来看,各城市时间差距不大;从阅读类APP的人均使用时长来看,苏州市以人均3.8小时排名第一,而第二名和第三名的人均使用时长均不及其50%,说明苏州人民更愿意花更多时间使用阅读类APP。
2、长三角用户在游戏和音乐类APP上使用时长较长
通过箱型图,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类别APP人均使用时长的情况,其中多数人使用教育和音乐人均时长为1.5小时左右;使用视频类和游戏类APP的人均时长分别为5.5个小时和6.5个小时,可以看出用户偏好把大多数时间贡献给观看视频和打游戏;使用阅读类APP的人均时长较为分散,其中苏州、杭州等地使用人均时长高于三小时,而其他城市使用多为1.5小时左右。
从App的人均使用时长TOP10城市来看,用户更愿意花时间在视频类和游戏类APP上,其中安庆、金华和无锡在视频类APP的人均使用时长排名前三,合肥、金华和无锡的更愿意花更多时间打游戏。在教育类和音乐类App的人均使用时长来看,各城市时间差距不大.
从阅读类APP的人均使用时长来看,苏州市以人均3.8小时排名第一,而第二名和第三名的人均使用时长均不及其50%,说明苏州人民更愿意花更多时间使用阅读类APP。
3、用户偏好午休期间及下班后使用各类文化APP
通过箱型图,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类别APP使用峰时段偏好,可以不同城市使用不同类型APP的时间段偏好均较分散。用户偏好在中午12点左右和19点到20点左右使用教育类App;长三角居民习惯在中午12点至下午两点之间以及晚上八点到九点之间使用视频类和阅读类App;而长三角居民使用游戏类App的时间段较为分散,重要分散在中午12点后到下午四点之间以及晚上8点后。
4、除了盐城的男性游戏爱好者偏多,女性是文化类APP的主要使用人群
通过上述箱型图可以看出,除了游戏类类APP中盐城使用者是男性比例较高,约占80%,女性比列较低,约占20%;其他类型APP的使用者在不同城市分布均为女性比例较高,男性比例较少。尤其是教育类和音乐类App分化极为严重,女性比例约为60%-70%,而男性比例约占30%-40%。
5、苏/沪/杭文化气息最浓,上海使用人数最多,苏州占比最高、最爱玩游戏的竟然是盐城
在文化类APP的使用人数地域分布图上,与经济发展相符,整体是符合上海先发展,带动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规律,总体分布符合雁行分布趋势。
#小结#
最后小结,全球疫情蔓延并带来诸多影响,改变了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多个国家人们工作、学习和娱乐的方式,让更多人居家办公、线上学习和在线娱乐,催生了数字化的“宅娱乐”。而作为数字文化产业领跑者的长三角地区,在国家一系列*策的扶持和推动下,必然会不断发展数字文化生态,丰富长三角人民的文化生活。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