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
阅读时间|13分钟
年10月20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承办的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专题会议四和专题会议五““乡村振兴与美好人居”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会议特邀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余压芳教授做题为《贵州民族特色传统村落文化基因表征研究》的学术报告。
本文由乡村委志愿者、中央美术学院苏佳,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邹海燕,根据会议速记稿及主讲人PPT整理校对,特此感谢!
本文已经秘书处审核,未经发言人审定。
开卷有益
主讲人
余压芳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委员
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一
前言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是世界的喀斯特景观中心,有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1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百余个文化支系,全国九成以上的仡佬族、布依族都生活在贵州,所谓各美其美的山水,美人之美的文化,美美与共的乡愁。
肇兴侗寨
青岩定广门
甲秀楼
二
贵州民族特色村落
贵州非常美。贵州西南地区的一个村子里全部都是银杏树,里面有很多建筑都是“一”字型的排列。我们通过文化基因梳理出来一些村落名片,并对村落名片进行宣传,到了一定时节到这个村游玩的人特别多,使这个村成为了网红村。
诗画妥乐,树伴人家
下图是我十几年前拍的苗族过年跳花坡的场景:冬天在荒芜的农地上,苗族庆苗年在野外相亲。一边山坡上站的是女生,另一边是男生,中间是表演者和游客。这样的场景在黔东南非常多,真正令人感动的除了村寨的美,还有村里人的活动。
跳花坡
桥上、稻田边的村庄里出现不同鼓楼建筑的形态,各美其美的村子把多彩贵州的骨架搭建起来。
下图是苗寨男女老少活动的场景,整个村子充满活力。
下图是一个苗族村寨,栅栏是为了晾晒稻谷,而苗族小姑娘正在刺绣。
下图是一个侗族的村子,看上去像北京四合院,但贵州的村子一般是三合院,高低朝向。
下图是贵阳的一个村子,用石材做墙,石板的瓦片做屋顶。
三
传统村落文化基因
贵州的传统村落数量在全国是第一位,目前的个传统村落里面贵州占了个,所以我们提出了关于文化基因和文化空间的研究,并从文化空间走向文化基因。
下图是我们年对当地文化空间点和线路的梳理之后编制的传统村落规划并带动了这个村的发展,我们在规划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梳理文化基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