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琅琊竹编经
TUhjnbcbe - 2021/2/28 5:03:00
哪里白癜风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点击上方“蓝字”
  大南庄三面竹林。早在民国期间就有村民编竹谋生。今年70岁的大南庄村村民王景治是琅琊竹编技艺的传承人,他编竹器已经有60余年了。据他回忆说,一直到上世纪末,村里的竹编生意还挺红火,一些外地商贩直接进村里收购竹制品,大南庄村村民手工编制的竹篮、筛子、笸箩、笊篱……各式各样的竹编制品经他们的手远销到北京、天津、上海、大连等地,当然买得最多的还是青岛市区。那时,村民们宅在家里,靠着一双灵巧的双手就有不错的收入。大南庄村的竹编手艺虽然传承至今,但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竹编制品被成本低、花样多的塑料制品替代。竹编制品的消费市场受到冲击,原来的竹编暖壶、菜篮子等物品已难觅踪影。但在王景治老人心中,竹编寄托着他半个多世纪的一片匠心。在那丝丝入扣、刚柔并济的劳作中,他仿佛回到了那些与竹器、竹林相依相偎的旧日时光。竹编,留下纵横交错的坚固,织就经天纬地的精致,也缠绕着大南庄村村民“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与乡情。QTV-4《新财经》首播:18:30—19:00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琅琊竹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