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他因好奇南下深圳,谁料竟成文化创意产业翘
TUhjnbcbe - 2021/2/25 17:5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他因好奇南下深圳,人生开启新篇章。拿奖拿到手软,他带领团队不断创新,惊艳世界。跟随Y深圳都市频道的访谈,一起倾听万捷董事长的创业成长故事,解读一个印刷人对艺术坚守、对IT科技的跨界应用,领略一个企业家传承璀璨中华文明、开拓中华文化新经济、创新中华艺术全球化的社会担当!Y深圳都市频道正在播出文字整理主持人:一进门就闻到了淡淡的油墨香,整个空间都充满了书香气息,在这里,时光仿佛慢了下来。今天我和嘉宾相约在号称世界上最大的艺术书墙相见,看来今天将会是在书中度过的美好的一天。主持人:万总你好!万捷:叶竹你好!主持人:我刚才走进来,我心里边儿就两个字:震撼。收集书籍应该花费了很长时间吧?当初为什么会想着要把这个书墙做成世界上最大的艺术书墙呢?万捷:我们这个书墙有30米高,相当于10层楼,50米长,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书墙,收集这些书大概花费了我们20多年的时间。我是学印刷的,我一直梦想着能够做世界上最好的书。同时呢,我心中有两个偶像,一个是洛杉矶的亨廷顿图书馆,还有就是耶鲁大学的版本图书馆,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够用我自己的力量,在深圳这样一个新兴的城市,建一个最有特色的艺术图书馆。主持人:梦想变成现实,把自己的梦想变成自己的终身事业,这是一件特别美好而且伟大的事。万捷: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主持人:我来的时候,大家都告诉我说雅昌有一本镇馆之宝,是花了很多的时间,跑了很多地方才把它收藏回来的,说我来到这儿一定要去看一下。万捷:它就在你的身后。这本书呢,全世界只有三本,是我的好朋友知道有一个藏家要出让这本书,就打电话给我,说雅昌要不要收藏这本书,我说当然要收藏。我们找这本书找了十几年,我说你赶紧给我买下来,他就把它抱回来,从荷兰一路抱回到北京。旁白: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绘制了世界上第一本中国地图集,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拉丁文版中国地图集。该图集均为手工上色的跨页版本,用*色勾边,点缀着灰色的山脉和细黑点的湖泊,历经数百年却从未掉色,泛*的纸张更加凸显了图中色彩的饱满,艳丽,如宝石般绽放着流光溢彩。在万捷的眼里,这本地图集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印刷美的艺术价值。主持人:您还记得您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什么样的感觉?万捷:第一印象就是非常震撼,可以看到当时的印刷技术,都是用来表现这种艺术的。我作为一个印刷人也能够从中借鉴很多,研究这些书的同时也不断创造新的书,为世界的文化做出新的贡献。主持人:除了这本将近年历史的古书,我听说咱们雅昌这里还有一本书,也超级厉害,它获得了世界最美的书评比的唯一金奖,我今天可以看到吗?万捷:当然,我这就可以带你去看。主持人:这个就是全世界最美图书评比的唯一金奖,哇哦,这本书的色彩好丰富啊,因为本来我们京剧的脸谱,他一个人的脸谱上可能有十几二十种颜色,那要把这些脸谱的颜色,真实地展现在在书上面应该是很难的吧?万捷:对,这本书呢,我们大概研发了半年时间,跟梅兰芳纪念馆一起,通过特殊的材料,比如这个纸张是特殊的纸张,油墨也是采用八色印刷,从图像的处理到印刷的制作,再到呈现的方式,暴露装订的方式,去用现代的技术来表现古代的一种风貌。所以这本书一共得了全世界的四个大奖。主持人:是不是雅昌在印刷这本书的时候,有很强烈的使命感?因为这本书里面的所有的脸谱,包括那些精致的画册,是梅兰芳老先生自己亲自收藏的,他又是一个京剧大师,这本书等于说是我们的国粹。万捷:这个书呢,从头到尾都是我来谈的,如果没有我们强力的推动,可能就看不到它了,正因为我们这种执着,最后才呈现出一本获得全世界认可的艺术书籍。主持人:如果没有到达到他们那个标准,可能过了很多年都不会有人站到那个位置,很荣幸的,咱们中国的这本图书达到了这个高度。万捷:我们也觉得,这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鼓励。旁白:年,万捷创立了雅昌文化集团,做起了印刷行业,当时深圳印刷界大多为低端包装印刷业务,且竞争日趋激烈,于是他暗下决心,要做别人做不了的。为了更加真实地还原物品的神韵、质感,27年来,他不计成本地收集世界各地的资料,研究各种艺术品的制作方式,力求能精准地还原艺术品原作的精髓。同时,他不断融入自己的想法,做出别出心裁的点缀与设计,在他的匠心带领下,雅昌从低端印刷走向了高端艺术印刷,成为国内艺术印刷领域的首吃螃蟹者,其高超的技术已获得世界各地的认可。主持人:哇,这应该是我看到的最多的班尼奖的一个展览墙了,太震撼了。万捷:这就是我们获得世界大奖的一部分。主持人:这还只是一部分啊?那有没有计算过自己获得过多少班尼奖呢?万捷:记不住了,太多,记不住了。主持人:这就是传说中的拿奖拿到手软。我看过一篇报导,是这么描述,年,雅昌获班尼奖的时候,雅昌送上去59个参评的作品,获奖率55个,获奖的基数是93%,这太厉害了。旁白:谁也没想到,这么一个陌生的东方面孔能够突出重围,成为世界艺术印刷界的引领者。在万捷的带领下,雅昌13次问鼎被誉为全球印刷界奥斯卡的美国印刷大奖,先后斩获余项国内国外大奖,囊括了世界所有顶级印刷技术,最高奖项。让东方的雅印之道成就世界之最的印艺之美,为古代印刷术发明国家的中国,重新夺回了历史性的尊严。主持人:获得过那么多班尼金奖,你有没有一些成功的秘籍告诉大家?万捷:我觉得还是一种理想,一种使命感了。因为印刷术是中国人的老祖宗发明的,但到最近的这年时间,我们是比较落后的。在改革开放的深圳,我们有机会把艺术和科技完美结合,用印刷的技术,把艺术的内容呈现出来。每本也不光是呈现内容,它后边有很强的科技含量,所以呢,每个班尼奖背后,实际上是我们技术的一个展示。主持人: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到北宋的时候演变成活字印刷术,然后他们说年后雅昌又让中国的印刷术重新获得世界的瞩目。万捷:这也是我们深圳值得自豪的一个方面吧。因为印刷术是老祖宗发明的,我们后人在新的时代,怎样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贡献,怎样对世界的文化做出新的贡献,这里边不光有中国文化的产品内容,更多的是世界文化的内容。等一下我们去看看雅昌的复制车间,我想在那里考验你的眼力,你看看我们的复制技术怎么样去表现艺术品。万捷:这里是我们的复制中心。在这里呢,我们通过扫描复制,把古代的绘画或者是现代的绘画,通过复制技术展现原作的风貌。我们可以看一看这个复制作品,有一件是原作,有一件是咱们的复制作品,你来辨别一下。主持人:真的是一模一样啊,你要是让我猜的话,我只能盲猜,因为这两个从视觉上看是一模一样的。你真的考到我了,那我就盲选一个,要不就它吧,你觉得呢?万捷:我也要仔细分辨,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原作。油画还是容易看,如果是国画,基本是看不出来的,可能连作者本人也看不出来。毕竟油画用印刷的方式,和用一笔一画的方式,从肌理上和它表面的质感上看,还是有区别的。现在很多艺术的收藏机构都是用这个复制技术把复制品给挂出来,比如说我们的省委大院,因为天气的问题很难保存,所以都是用我们的复制作品,既能美化环境,让大家欣赏艺术,同时也能保护原作。万捷:这个是我们的印刷车间。主持人:跟我平时看到印刷车间不太一样,我去过一些车间,地面上都有一层很厚很厚的油墨粉。万捷:现在印刷工艺已经不用那个喷粉的,对整个环境的保护,对工人的保护都非常好,而且印刷品的艺术呈现也非常好。另外一个呢,就是我们的油墨,可以看到全部是用像自来水一样的油墨管道,改变了过去用罐装油墨的方式,使整个的油墨更环保:一个是油墨材料环保,一个是油墨品质更高,还有就是更节约。主持人:那会对水这一块儿有要求吗?以前那种油墨印刷店都会用很多的水去冲洗它,很浪费水。万捷:我们现在来说呢,雅昌是世界上第一个无水的车间,可以节约98%的水。它的颜料直接从油墨管道上面直接传输到机器,就可以加工了。从材料、环境到用的各种水,整个系统都是环保。主持人:还发现了一个特点,你看啊,咱们这边的工服,像这个小哥穿的衣服都是白色的,但是不应该啊,在我的印象当中,印刷厂,大家应该穿深色的衣服,因为耐脏,穿白色一下就脏了。我们问他一下好不好?主持人:小哥哥你好,您在这工作多久啦?您的工服一直都是白色的吗?这么工作一天会不会弄脏?工作人员:您好,我在这里工作两年了,我们的衣服一直都是白色的,因为我们管理制度和标准都是很严格的,然后环境、材料都很环保,所以你看我这一天就都很干净,工服也一直都是这么白。主持人:真厉害,这就真的是做到了极致,从细节上面管理。旁白:吃水不忘挖井人,万捷始终秉承着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理念,作为一名全国*协委员,他在每年的两会上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艺术保护建言献策,他加入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投身于改善和恢复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生态环境,他将绿色植入到企业的灵*深处,坚持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主持人:万总,您是哪里人啊?万捷:我是北京人。主持人:就是一直生活在北京,大学毕业以后选择了深圳这个城市是吗?万捷:对,我本身(毕业后)分到了北京,分在科学院啊,但是呢,当时的深圳是所有年轻人都觉得神奇的地方,然后呢,深圳那时候也正好在北京招聘。主持人:那是几几年时候的事?万捷:那是年。主持人:85年的深圳,我看到那些老照片,尘土飞扬的,在那个时候放弃了北京科学院那么好的工作,选择这样的城市会不会太冒险?万捷:我觉得我也是这种好奇的心态,反正我的户口当时在北京,我先来看一看。正好深圳的第一家中日合资的印刷公司在招聘,我也觉得挺新鲜。那个时候深圳就像你说的,本身像一个大工地,所有东西都是新鲜的,每天都发生变化,当时的人又少,空气又好,我觉得深圳是年轻人会觉得很新鲜的一个城市。主持人:选择了印刷这个行业,这跟您自己的原生家庭的一些经历,还有自己的工作履历有关系吗?万捷:非常有关系,一个呢,我本身专业就是学印刷的,另外一个,我从小受父亲影响,对书就有特殊的感情。几乎每个星期我父亲就带我去我们住所旁边的新华书店看书,我家里到处都放书。还有一个,就是我大学学的专业,我的事业,我创业的内容和我的这种理想梦想,我喜爱的东西都跟这个印刷和书分不开。主持人:我注意到雅昌这个名字他起得特别有意思,他不是一个常规的单词,好像是两个词,把它拼在一块儿的?万捷:因为我们当时起名字的时候先有英文,就是art加上electron的后缀就是雅昌,所以就是艺术和电子的结合,然后再到广东话阿昌,这也是一个巧合,也是我们冥冥之中的想法。开始的时候一直说未来的印刷一定是数字化,一定是通过电子的方式能够再发展再升级,但我觉得更有成就感的,是雅昌打造了全世界最大的中国艺术品的数据库——过去我们是做印刷,顺便把数据保存起来,现在我们是做数据服务,同时也做印刷,所以数据服务已经变成了服务整个艺术界的一个生态。旁白:九十年代末,万捷敏锐地察觉到互联网的潜力,于年创建雅昌艺术网,最后建立起了中国艺术品数据库,将艺术与电子相结合,收录了全世界几十万艺术家近0万件艺术品的信息。他打造出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系统,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作品DNA数据采集,为每一件艺术品建立唯一权威、可追溯可查询的身份证信息,这些艺术数据成为了人类抵抗遗忘的珍贵资料。主持人:那您觉得把艺术产业跟数字化相结合,对您当初选择深圳这个城市有什么助益吗?万捷:很多人也问过,为什么过去这样的公司,不在北京,在上海,在文化资源不丰富的地方发展。我觉得深圳有它的特色,一个是它的这个传统行业发达,一个是IT行业,另外一个是创新精神。我们就是通过创新精神,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形成了雅昌这种的艺术和科技结合的一种新的方式,这一优势创新的同时也是一种突破。主持人:那您可以大胆地预测一下,未来的十年以后,咱们印刷界,包括咱们艺术产业链的发展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万捷:我们的艺术印刷现在是世界最高水平,我觉得未来在数字化时代,文化的全球化还是固态,文化的交流也是必然,对文化的全球化还会推动经济发展。主持人:是不是未来的世界数字化会更多的全面的普及,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作者,我们每一天记录的影像都可以让它变成一个艺术品,传承到家庭当中,传承给更多的人看呢?万捷:每个人每天都产生很多数据,但是真正能感动你的数据有多少?你发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因好奇南下深圳,谁料竟成文化创意产业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