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香山文化的丰厚底蕴与发展前景
TUhjnbcbe - 2021/2/7 5:10:00

香山文化是以珠海、中山、澳门等地区为主,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地域文化,是岭南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并独具特色的重要构成。香山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远古的开发,悠久的拓展,历史大迁移的影响,近代经历了西方的冲击。民间的创造和精英的贡献,共同打造了其丰厚的底蕴。近代的开放和思想的启蒙,使其在许多方面领风气之先,具有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先导性,具有深刻的现代价值。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山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历史机遇,也预示着香山文化充分发挥优势的广阔空间和辉煌前景。香山文化的精心保护、深度发掘、充分利用、全面弘扬,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珠海市香洲区是香山文化重镇,需要推进一批重点文化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文化精品工程,健全保护利用文物的长效管理机制,科学地编制城市文化发展规划,加大*府财*支持和吸纳民间资金投入。要通过研究、梳理、整合以及在此基础上必要的宣传,使各级领导和广大民众充分意识到香山文化既源远流长,又富于时代精神;既广博杂揉,又具有内在的逻辑和内涵的统一;既体现了历史名人和各界精英的贡献,又具有深厚的民间土壤;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又具有开放性、世界性;既是丰富多彩的文化构成,又对于旅游经济、大湾区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香山文化;历史底蕴;沙丘遗址;香洲开埠;文化交融


  


  香山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厚重的文化底蕴、鲜明的精神特征。挖掘、弘扬和发展香山文化,是民众的意愿、时代的呼声,是珠海市和香洲区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为此,我们对香山文化资源开展了深入的调查,并学习考察了中山市等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对如何进一步认识、梳理、整合香山文化的文化结构,挖掘其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提升城市气质和文化软实力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一香山文化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变迁

(一)远古的开发

今天的珠海,是古香山的所在地,可以说珠海是香山文化的发源地。珠海有77处沙丘遗址,记载了距离现在年到年前的古代文明。沙丘遗物有房屋、烧灶、陶坊、手工作坊、石器生产工具等。说明先民凭着生存智慧择地而居,在几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就选择了这里,开发了这里。历史上,“岭南二十余郡,地势低湿,暑热,湿气交蒸,疫疠为害,向被称为瘴疠之区。”[1]类似的记载在史册典籍中比比皆是。直到清康熙年间澄海县令王岱《蓬洲寓》诗中吟道:“衰暮愁卑湿,偏遭瘴疠乡。”[2]恶劣环境中,人民开拓进取的脚步从未停止。考古专家严文明教授曾经指出: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大发现差不多改变世界历史发展方向,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在比哥伦布早得多的年代许多沿海地区的居民驾着小船和木筏居然把浩瀚太平洋沿海地区的小岛一个一个开发出来了,那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辉煌成就,语言学家指出以东南亚和太平洋三大群岛为主体,东到复活节岛,西抵非洲东岸的马达加斯加,存在着一个讲南岛语系的巨大族群,并且推测原始的南岛语系可能就是生活在东南亚乃至中国的古代沿海居民。依照严教授的理念,我们没有丝毫理由轻视先民的早期生存开发,这既是今天生态文明的源头,也是开拓精神的生动记载。珠海高栏岛宝镜湾岩画诞生于青铜时代,记载了刀耕火种、渔猎而生的先民从事了辉煌的文化创造。

(二)悠久的拓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越之地,经秦始皇征伐而建南海郡,汉初赵佗建南越国,西汉复置南海郡。东晋年间南海郡分东官郡和新会郡,隋朝分属于宝安县和新会县。盐碱化导致农业的艰辛,以今香洲的山场村为中心发展起围海煮盐业。早在唐代以前,就开始盛产海盐。北宋设香山镇,外徙人口日渐增多,与盐业发达的同时,银业也不断兴盛。南宋时建香山县[3],县城设在石岐[4]。县长陈天觉[5]治理有方,自此经济进入更有规模的发展。今天在珠海、中山等地区保留的民居、寺庙、骑楼等,包括三圣庙、康真君庙、华帝庙等建筑及骑楼式商铺,都是最好的见证。陈天觉热衷于办学,首捐重资建莲峰山麓学宫。

本文节选自《珠江论丛》年第1辑(总第23辑),获取全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山文化的丰厚底蕴与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