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COURSE
更多人选择的科技艺术灵感库
人物
日本这些年来出现一批新的媒体艺术家,这群艺术家用编码来定义自己-艺术,设计,科技以及其他众多事物的开发者。他们在艺术甚至商用上使用声音,视觉效果和原型模式,使得其滲透了既定流派的界限。编码是他们这些艺术家作品的基础,但是呈现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各有千秋。现代媒体艺术家倾向于同时使用数字科技以及模拟工具来完成他们的作品。
流行文化是二十年来一直走在前沿的媒体艺术发展方向。电子三重奏YellowMagicOrchestra乐团作为先锋在演出时使用了采样器和合成器这样的设备。年,媒体艺术家ToshioIwai岩井俊雄开始使用计算器图形学,视频投影和频闪LED照明来创造一些有趣的设备。年的时候,他和音频设备制造商雅马哈合作打造了一种叫做Tenori-on的交互数字乐器。
△ToshioIwai
图片截取自JapanTimes
年前期也有很多帮助推广电子艺术的私人以及公共机构,包括TokyoMetropolitanMuseumofPhotography和CanonARTLAB。重要的是,年NTT电信公司在东京初代附近开设了NTT交流中心(ICC)使得科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年在获得日本文化厅的支持后,日本媒体艺术节也加入了电子艺术。
如今人们从各自掌上的手机中得到的信息之多,让手机如同一个新时代博物馆。因为手机的诞生和移动网络科技的发展,让人们习惯了由数字形式产生的艺术表现,并且让媒体艺术家们不再依赖于现实中的博物馆。从此被称为网络艺术的新艺术形式由此诞生。在年后,几乎每个人都能使用网络这个媒介来创造和展示自己的作品。然而,网络也是双刃剑,因为每个人都能展现自己的作品,也使得网络上的信息比较混乱。但不可否认的是,像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一样之类的新媒体,在数字表达的发展上近年来有着深远影响。
具体媒体艺术是怎样发展的,可以跟着OF君看看这四位日本艺术家们的作品,瞧瞧这些艺术家们怎样用现代科技代表日本艺术匠人创作作品。
1
exonemo
exonemo是由YaeAkaiwa和KensukeSembo两位艺术家组合。自年以来,一直使用智能手机探索在线应用和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的破碎世界。他们的实验项目通常是对数字和模拟计算机网络以及我们生活中实际环境悖论的幽默和创新探索。
Sembo说网络上那些信息让他觉得,艺术确实只能够为艺术家所做,于是开始尝试在他两的网站上投放一些交互作品。
exonemo总是在作品中使用用户为中心的方式,关于这点,Sembo还说我们更愿意去探索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媒体和科技,而不是那么乐意去使用人们不熟悉的边缘科技。
其作品Kiss就很有意思,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们将智能手机握在手中已经成为一种自然习惯,以至于它们几乎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大手雕塑本身让人想起开明的社会主义古迹,这些手举起的屏幕彼此相对,使它们看起来好像在亲吻对方。该作品目的是让来自不同种族,性别和年龄的人都参与进来。手的部件是通过使用3-D打印机来制作的。
△Kiss
图片截取自JapanTimes
2
YuriSuzuki
鈴木佑裡
YuriSuzuki鈴木佑裡这位来自东京的声音艺术家,设计家以及电子音乐家,其工作是探索由精妙设计的乐器产生的声音。他的作品重点在于声音和人的巧妙关系以及音乐和声音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思想的。
年,Suzuki和英国作曲家MatthewRogers合作创作了“UrushiMusicalInterface”-一个使用urushi漆的触摸面板乐器,urushi漆通过金粉镶嵌物连接到MIDI接口。
△UrushiMusicalInterface
图片截取自JapanTimes
三年之后,Suzuki有了一个新的体验,在Kickstarter资助下,和MarkMcKeague合作制作人们可以购买的大规模生产的产品,而非装置-OTOTO-一个自己动手的电子工具包,该工具包允许用户通过电线,鳄鱼夹和传感器的系统将几乎任何你看到的物体变成乐器。
△OTOTO
图片截取自JapanTimes
3
DaitoManabe
真锅大度
和Suzuki不同的是,DaitoManabe的作品在于视听体验。他乐于把自己的设计带入主流市场,创作艺术的力量和商业化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商业背后的资源让他发现他的想法可以在一个更大规模,不停发展的媒体艺术里变为主流。这就是他建立Rhizomatikscollective的原因。
用某种方式来说,Manabe是一位科学家,他通过编程代码来解剖和重新解释人体。
他说,技术只是一种工具,但我从不同的角度捕捉了世界,而不是用肉眼看到世界或用裸耳听到世界。
年,Manabe在艺术媒体和编码世界里崭露头角-作品为“ElectricStimulustoFaceTests”,他将电极连接到各个人的脸上,并记录肌肉如何根据刺激的节奏扭曲其特征。
△ElectricStimulustoFaceTests
图片截取自JapanTimes
对于此类项目,Manabe使用动作捕捉,kinect控制器和传感器来跟踪动作来收集大量数据。然后,他通过投影映射,激光或无人机等技术,以3D表示形式实时重现人体形式及其运动。
△DaitoManabe
图片截取自JapanTimes
Manabe说,无论该项目是商业性质还是非商业性质,都不能停止尝试新事物。我们不仅是艺术家,而且还是注重细节的日本工匠。
4
ToshiyukiInoko
猪子寿之
ToshiyukiInoko猪子寿之是TeamLab的创始人。最初成立时是一家处理数据库和网络解决方案的公司,TeamLab在国际艺术界越来越受到尊重。它通过创建交互式的大型装置而闻名,该装置包括流畅的大气视觉效果,并经常描绘花朵,动物和日本传统图案。观众很容易迷失在他们面前的投影或LED屏幕的节奏中,同时还可以感受到生动的空间感。可是这是艺术吗?
“我们不从事媒体艺术创作,”创始人ToshiyukiInoko猪子寿之这样说。
△ToshiyukiInoko
图片截取自JapanTimes
TeamLab的技术人员使用代码作为一种涂料,可以将日本的传统艺术品转换为数字画布。最终效果是一个“超主观空间”。
Inoko说,你可以通过自己的视角和视野来定义空间。
“KidsFutureLab”这个作品项目是一个配备交互式投影仪的联合创作实验室,使用激光测距传感器。
孩子们可以在实验室中感受事物的乐趣,但是他们需要与其他孩子建立联系,才能做到这一点。
△ToshiyukiInoko
图片截取自JapanTimes
5
KannoSo
苏野
KannoSo自年以来在柏林工作,武藏野美术大学设计情报学专业毕业。他考虑了技术的发展和变化所带来的事物的本质变化,并从新视角出发创作作品。
So说:“日本人对事物具有个性感。”他暗示,有一天人工智能更可能成为这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KannoSo
图片截取自JapanTimes
当代媒体艺术之美通常可以在构建它的代码中找到。尽管开发人员一定会惊叹于每个项目的源代码,但令人着迷的是,这样合理和精确的工具能够产生出如此惊人的艺术品。看到日本艺术家以独特和创新的方式使用这种技术,可以说是令人惊讶的。
这些日本艺术家撑起了日本艺术媒体发展的一片天,中国这些年来也不断涌出一些拥有无限创意的科技艺术家。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也从以前的晦涩难懂,到如今当代艺术家用新媒体科技展现自己心里的想法,那些无法被文字所呈现出来的想法,现在就被这些雕塑,音乐,屏幕视觉等所有感官上的东西所呈现了。除日本之外,在其他国家里,像今天所介绍的作品一样优秀的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索吧!
参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