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明心全集大纲上:
什么是清静心?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德?
主讲:文师
修行文化的核心就是三个字叫:清静心!所以,任何老师给你传的法、传的所有一切,只是为了让你做到“清静”二字。什么是“清”?清就是法,三点水一个去。去掉你的自私、去掉的狂妄、去掉的傲慢、去掉你所有的执着、去掉你所有的杂念。这就是清,这就是法。所以修行第一步是不是要扫清一切的障碍啊!扫清所有的杂念、去除心上一切的障碍杂念那就是舍、舍舍舍舍…舍余才能专注,聚精才能会神,立志方可学文,明心方可不惑。什么叫静?静就是净化。你学会自己净化自己,就是每日三省悟身以后、你就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以清静的静就是你的老师。是你自己每每在这里静心打坐,自己所做一切的时候,自己还没有净化自己,知道自己的心还不够清静,身还不够清静,口还不够清静,意还不够清静,这个时候你意识到了,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以静就是师。什么叫做“心”?你把你的健康,你把你的疾病,你把你的职业,你把你的工作,你把你的生活,你把你的生命,你把你所有的得与失,你把你所有的喜怒哀乐悲恐惊,当成了自己、当成了自己的心。所以不识自心修法无益、修佛无益,心就是佛。真正的做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是最高境界的禅定。所有的修行、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打开觉知的那一扇门,撬开这一扇门你当下就可以自知、自明、自醒。君子是什么?是温文尔雅的,大气、端庄而厚重的。你都不是君子,你能装得出来那一份庄重那一份沉稳吗?你能装得出来那一份清静吗?君子不是装出来的,君子不是讲出来的,真正的君子是做到了无忧、无惑、无惧。一个人在没悟道成道以前身上已经具备君子之德了,这个人才有机会去悟道。所以你成天为何而忧,因为我们不一祥!对啊,因为你的心跟道心是不一样的,跟天心是不一样的,跟公理的心是不一样的,跟赤子之心是不一样的。何以解忧?心大了事就小了。心量放大一点大到最后就是无心,无心的时候我保证你无忧。记住,搞定别人的人都是小人,搞定自己的人才是君子。为什么你有惑?就是因为你的选择能力太强了所以你就有惑了;如果你没有选择能力的时候,你只是依道而行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时候,我保证你无惑。所有成大业者都是一条道走到低的人,都是置死地而后生之人,都是破釜沉舟之人,都有这种勇气敢于对自己的人生做下那一份选择。所以一个人要想无惑,首先这个人就必须做到二个字,叫专注。为什么你的人生立不起来,因为你的人生从未舍过;所以你修行悟不了道很正常,事业不成功很正常,家庭一塌糊涂很正常;因为你不聚精,一个人不聚精不会神的人就是不得一之人,不得一人怎么得其神,得其神才有能量才有能力。你有没有舍去一些东西,有没有聚精会神,没做到这些东西,不可能学得到真东西的,因为真东西必须要有一颗无惧未来、无惧生死、无惧一切的心。什么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在哪里?道就在自然当中,所以自然即是道,自然即是道它就可以滋养万物,所以你本身也是自然的一种属性;你本身是自然的属性所以你自带自性、你本自圆满、何必寻找?自然即是道、天即是道、地即是道、人即是道,我们只是日用而不知罢了。什么叫德?依道而行便是德…生于自然而想跳出自然,人生诸多不顺。为什么你活得人生很郁闷、你的心老是清静不下来、很烦闷,因为你有标准嘛;你的那个理是你的理不是天理,你的理是人为大脑主观的理,所以你用你自己人道的理,想要去修行不是天理、那叫天理不容。学习是增加知见,修行是减少知见。所以任何人你站在自己的角度,你看到的是非常有限的,唯有站在一个没有角度的角度上的时候你可以俯瞰芸芸众生。养生是心与脑的一场修行,不搭理身体就是最好的养生。什么药才是最好的药?最好的药就是天地、天地才是长生药。合天、合地、合阴阳四时,所以来到这里就是蓝天白云,你的心立刻跟蓝天白云一样的清静。精神内守、恬淡虚无、病安从来?找到家的人、心安的人,哪来的病。很多人何以为家你都不知道,一个人不管你再富有、再成功、只要你心没安就没有家。没有家、没找到心、一生都是流浪的。找到那个心,你才能顺、才能逆、才能超越顺逆,永远都是那么的安详、永远都是那么的美、永远都是那么强大。修行是以圣人之道,修自己之心。修行最美的状态带着成人的识性,回到儿童神性的状态。人生要想修行还不简单,少吃一点、少看一点、少听一点、少闻一点。凡是眼、耳、鼻、舌、身、意,对外的能少则少,尽可能以至于无,这便可以练神还虚。为了感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