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年:丁酉年甲寅月壬申日
中国文化,分为古文、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真正的古文,是指两千五百年以前特别是西周时期形成的文化。
经典文言古文,在东周以前以四言最为常用,一般以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最为常见,最多不会超过九言。古人采用这种行文方式,是为了方便人们在体内进行观诵。古代形成和制定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行文特征、行文格式,都与天地人一体和人体内七点相应的修身内求法密切相关。
经典中的三言行文格式,要求在念诵吟咏时,主动从上到下对应于人体的三腔,也就是内观颅脑腔、胸腔、腹腔的正中央,也称为上、中、下三个丹田。四言格式,在前面的基础上,再加上人体内的“地”,即阴蹻区。五言格式,在四言格式对应位置基础上再加胃区;六言格式,在五言格式对应位置上再加颈椎区;七言格式,在六言格式对应位置基础上再加头顶百会区;八言格式比较少见,观想对应位置与七言格式相同。
九言行文,则为添加外环境中的天心和地心两个相应观想点,这已属于慧性外观。故历史上,古文使用九言句式的情况不多见,而以七言以下的行文格式居多,分别对应体内百会、上丹田、咽喉、中丹田、上脘、下丹田、海底阴蹻这七个不同点。
德慧智经典内观诵读,首先需要记住每句经文中每个字在体内对应的生理位置。然后,开始把眼睛微微闭上进行观诵,不仅每个字对应的生理位置要掌握准确,而且要内观出每一个具体的字。通过这种内观诵读方法,可以激活图文观想能力。一般在连续诵读一个星期以后,内观现象就会明显出现。一般早期只要求慢诵内观;熟练以后,将一整句话观想下来也很轻松,要内观经典文字在体内出现,这就是图文思维法的培养。
图文思维法的培养第一重意义,就是主动摄入天德能量进入体内,补充体内仓库能量的不足;第二重意义,就是通过图文图像主动激活右脑思维。这两重作用一旦在体内同步产生,经典诵读就会越诵越精神,记忆力会越来越好。
每个人都具备潜在的图文思维能力,可以主动进行图文思维培养,调整自我健康,完成心脑慧智。在人生六阶段中,8岁以前的儿童天然存在图文思维生理功能、童话思维生理功能和神话思维生理功能三种情况。对于学生来说,为了提高自己生命的质量和慧性思维的能力,早晚坚持内观诵读,可以维持旺盛的精力,减轻学习压力。
把握住老子五千言“双一章”这两把钥匙进行内观,即能产生全面深刻的生理改变效果,早期中期不必加入其他章节。
本文选自《中华德慧智教育方法与实例汇编》,作者熊春锦,中国言实出版社,ISBN:9
投稿邮箱:msg
dehuizhi.net版权声明:德慧智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如何快速选择神枕的款式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系列产品——神枕
推荐
新书《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信》
推荐新书
德解《弟子规》一次“德解”的尝试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简述
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立春物候
春季是人体肝阳亢盛之时,所以人的情绪容易急躁——立春的正善治养生
动有害正善治——身识与口识的养生
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以此引领一年的健康顺遂——民俗篇
五德能量的摄入方法,应当从立春之日开始实践
把握中国文字从图、符至文、字嬗变的轨迹——走进历史去探源寻根
小寒后十五日斗指丑为大寒,至此栗烈极矣!
从花信现象来说明宇宙自然阴升阳降的气运变化——大寒物候
大寒期间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对我们的身体很重要!——大寒的正善治养生
有福之人常吃药——口识养生
大寒迎年——大寒民俗文化
腊八节是围绕着时空特点而确定的,一个特定的时间和日子
腊日(腊八)过年的定义,源于慧识悊学文化时期——腊八节真义
养生食补腊八食——腊八节的正善治养生
用传统文化治理人们普遍容易罹患的现代病症——正确继承腊八节
阴气大极故曰大寒——大寒的寻根探源
若遇大寒不得频于火上烘炙,尤甚损人——大寒治事养生宜忌
帛书《德道经》与通行本《道德经》诵读效果的天壤之别——启动先天肾气!
为什么古人说“修道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凤毛麟角”——揭秘帛书《德道经》与通行本《道德经》的能量差异
《德道经》是无上瑰宝
大人都读不懂经典为何要让孩子诵读?
经典诵读是中国古代教育学习的根本方法
“可”字,在古代就是开口诵——老子德道经中的“可”
“国学”这么热!你选对了吗?——学“国学”要寻根
帛书《德道经》,是当仁不让的首选慧性经典诵读教材
何谓“健康”?
*帝内经中的作息与人们的健康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就像我们吃中西餐一样
老中医告诉我们该什么时候起床和睡觉——一日之四时与生命健康
原来“经典”是有层级之分的——哪我读的是经典吗?
孔子问道于老子——是对道德文化的实践与求索
古代教师节是哪一天
“教师”的古今称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修身明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如此逼着孩子们辛苦……真是有点悲哀!——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用经典中丰富的精神营养,滋养孩子们久已饥渴的慧识和智识——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引导孩子掌握全面而准确的诵读方法
如何解决诵读与学习冲突?
赚钱别忘了身体要健康——伏羲*老思想的养生方法
传统文化是国家的命脉
真诚的孝心是做人的根基(吴致知)
“孝”与“老”——析“孝”字,寻孝道文化之根
孝不孝是次要的问题吗?——孝道思想的根本
抛弃德的孝道,是无根之木———如何立体式的践行孝道文化
你发现细胞内的善粒子了吗?——孝道的能量来自善
明孝道层级之分,做真诚至孝之人
经典诵读开启心音——掌握生命能量的三种元素
脾胃信土之气是后天之本
人体生命有三种能量——21世纪以后是一个“音”的运用时代
孩子注意力严重不集中怎么办?——脾胃信德土的培养是关键霜降,
古代中国的数学水平高深莫测——不可思议的“善数”技艺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中国的文化说到底就是一个德育文化
为什么人们脾气会变坏?——先天仁慈不足应该怎样补足(一)
怎么才能有一个好脾气?——先天仁慈不足应该怎样补足(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