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感慨于引领3D电影浪潮的《阿凡达》带来的科技与文化联姻的魅力;也曾探讨李安的电影《双子杀手》中,先进的科技表现陈旧的故事,是否是电影艺术自救的方向;更曾困惑于15秒的短视频如何用算法偷走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
「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史蒂夫·乔布斯总是说自己站在科技与文化的交叉路口。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已经变得越来越深刻和全面。由腾讯研究院、腾讯5G生态计划和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联合发起「探元计划」项目正是诞生在这样一个科技文化交融发展的背景之下。
通过征集、遴选代表科技文化融合的前沿性案例,集中展现科技和文化融合的多元场景和创新成果。并以点窥面,探寻运作机理和内在规律,解锁科技和文化融合的更多未来可能性。
现阶段,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特点有哪些?最被看好的融合场景和应用是什么?融合产业进程和创新企业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融合愿景和可能遇到的障碍都有那些?「探元计划」项目的评审委员会及机构顾问团的专家们给出了他们的看法。
1
特点:科技与文化融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当前,「科技和文化互动更频繁,形式更多元,机制更复杂,影响更深远。」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铮认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已经非常紧密和深入。
科技创新成为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变量,而先进文化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和指引,现阶段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特点就在于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文化方面,电影、动漫、文学、游戏、视频、直播等,因为科技而创新了产品和模式;科技方面,AI、移动设备、网络应用等,因为文化消费的普及而得到发展和提升。」厦门利保华昇基金合伙人钱中华也强调了科技与文化融合过程中的相互成就。
科技与文化的产业发展因为彼此的融合,正在经历更新迭代。「科技、文化产业都在不断出现新业态,带动新的商业模式,产生新的变现渠道。」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
借助科技创新手段,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得以大幅提升,「可以认为文化产业的底层变化是技术催生的媒介变革。」辰海资本合伙人陈悦天,「而文化会让科技产业有气质,有理念,有生命。文化能够在科技产业注入复杂的人性和蓬勃的生命力,赋予科技产业独特气质。」
张铮认为,「科技是支撑、工具和手段,文化是灵*。科技是服务于如何更好地开发、传承、转化、创新文化资源。最终的目标,是产品和服务,是带有科技元素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也是带有文化元素的科技产品和服务。」
可见,在未来没有科技推动的文化,没有文化指引的科技,都是不可想象的。
2
场景:融合场景全面多元,多种应用加速落地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场景正在变得丰富多元,并且,在一些场景中已经有了代表性的应用落地;而在另外一些非常重要且被看好的场景中,还蕴含着大量的场景应用落地机会。
近年来的科技变化趋势中,5G、AI、AR/VR/MR、云计算和云存储等对于文化产业都有着根本性的变革意义。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认为,「一个『泛在智能』的世界正在加速到来。一方面,技术和能力的『泛在』,让人工智能逐渐成为一种通用技术,成为像水和电一样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和加速变革;另一方面,应用的『泛在』,让工业、医疗、城市等各个领域都在与人工智能发生关联。AI正在泛于大众、惠于大众。」
在科技发展创新加持之下,文化生产场景、传播场景和消费场景正在经历系统性升级。
其中,生产场景中,AI辅助内容生产、区块链版权保护、文化基因库等应用方向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