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文学院创意写作工坊举办ldquo西安
TUhjnbcbe - 2020/12/15 21:24:00

为加强中文专业大学生文史哲综合文化素养,提高我院大学生对西安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学开发意识与创写能力,年9月25日上午,我院创意写作工坊于明德楼D举办“西安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学开发”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工坊主持人袁梅老师着重指出大学生在创写时遇到“系统阅读少,碎片阅读多,阅历浅,缺乏内容创作灵感”等各种屏障是常态,并向同学们介绍了主讲老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向辉。王老师是一位“专业治史+文学创作”双丰收的史学学者兼优秀作家,主要从事西周史、西安城市史研究工作,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周宣王中兴》《战国七雄变法考》《商鞅》《与点斋文稿》《大西安画传》《西安十三朝》等图书10余部,出版长篇小说《镐京迷案》,散文集《秋水南山》、古体诗歌《听风小饮集》等。

正式讲座开始,王老师首先指出长安作为有“年建城史、年建都史”、“长治久安,康阜咸宁,唯斯盛地”的十三朝古都,正如美国刘易斯·芒福德所说“历史性城市,凭它本身的条件,由于它历史悠久,巨大而丰富,比任何别的地方保留更多更大的文化标本珍品。那种巨大浩瀚,那种对历史与珍品的保持力,也是城市最大的价值之一。”中国自古就有“天道多在西北”的论断,西安文理学院作为西安市教委直属大学,未来以城市大学为办学定位,我校大学生更应提高对求学所在地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更多的了解与开发意识和责任。

王老师以“城市记忆”为引,以时间为线索,细致梳理介绍当代文学、戏剧、影视作品从周、秦、汉、唐四个不同历史时期挖掘西安历史文化资源,创作富有时代性的文学艺术作品。如国内电视剧《封神榜》、《哪吒之魔童降世》、韩国电影《宝鼎传奇》、麻雪长篇小说《大周王姬》、咸阳诗经里景区开发都取材于周代文化。其中王老师自己创作的国内首部悬疑、古典的西周诗经传奇小说《镐京迷案》“打通西周三百年,融合西周十万里”也于近日正式出版发行。而取材于秦代历史文化资源的“大秦系列”,如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电影《英雄》、《秦颂》、《神话》、《荆轲刺秦王》、《梦中人》,小说《铁血大秦》、《大秦霸业》、《大秦帝师》、《我是秦二世》、《重生之秦有扶苏》等都是众人耳熟能详的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王老师特别指出:秦国早期跌宕起伏的建国史,秦穆公称霸西戎,秦景公的大墓,秦国在春秋时期医学技术较诸侯国发达,这些点都缺乏足够的亮眼的文学作品开发,文学描写都很薄弱。再比如《史记》中记载“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的故事,利用这几句话完全可以创作出一部秦朝的反恐剧,就叫“兰池二十日”,对标“长安十二时辰”,还是有很大空间的。前几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楚汉风云》、《汉武大帝》,桐华的小说《大汉情缘》三部曲、史杰鹏的新历史主义小说《亭长小武》、《*徒陈汤》、《婴齐传》都取材于大朝天汉的历史文化背景。盛唐时期文化繁荣,唐代文化在西安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文化资源开发的成果层出不穷,如影视作品《大明宫词》、《大唐情史》、《贞观长歌》、《妖猫传》、《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文学著作《长安十二时辰》、《刺唐》、《武则天》、《上官婉儿》、《高阳公主》、《大唐惊变》都反映了这一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面貌。

王向辉老师指出,现实中西安历代王陵人物故事挖掘、偏僻景点的开发、佛教道教圣地的历史渊源整理、终南山隐士系列的探访、历史中冷门人物的塑形都是未来可供大力开发的西安历史文化的写作素材。最后,王老师结合历史资源的开发成果,鼓励同学们在创作时不要囿于固有的传统,要敢于打破已有取材局限,打开思路,不要陈陈相因,脑洞大开,大胆创新。

王老师的讲座信息量密集,历史史料串并勾连熟练流畅,词句丰华,语言幽默,热情昂扬,以知名学者、名师、才子的精神风貌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集文学性、历史性与创新性于一体的学术盛宴。参与讲座的同学听得很专心很过瘾,直到讲座结束时也意犹未尽。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使我院学生对人文社科各科之间融会贯通,对西安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文学创作成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必将激励工坊学子“立大志,做大事,不说大话”,在未来第二课堂练写实践中,拓展文体练写的视野,收获更多的创意写作成果。

出品:文学院大学生记者团

编辑:逄黎

文稿:喻杨胡雨欣

审核:陈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学院创意写作工坊举办ldquo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