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纵深推进“使命在肩,奋斗有我”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以实际行动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助力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化实践育人,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和国家事业之中,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申报北京高校师生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双百行动计划”。
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公布了年“双百行动计划”入围名单,我校历史学院刘婧涵等同学的作品《首都功能核心区内文创产品及其文化传播效果研究》成功入选。
01
实践选题
首都功能核心区位置与区域分析图
近期,《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年—年)》出台。
首都功能核心区发展目标
其明确提出“*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人居环境一流”的建设目标,并在文化方面强调建设“古今辉映、礼乐交融”的千年古都。
文创作为新兴的文化传播媒介,是核心区文化魅力传播的重要载体,特定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文创产品,以历史文化为基础,用新创意、新形式、新手段进行文化传播与弘扬,这正与“古今辉映”要求相契合。
本项目以博物馆和文化地标为切入点,调研首都核心区内的文创市场。目前,博物馆文创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而文化地标相关文创却发展缓慢,呈现出文创市场发展不平衡,文创产品过度商业化、同质化等现象,导致文化符号探索不充分、文化内涵表现不突出等问题。
因此,本项目将反思文创产品在承载和传播文化方面的不足,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价值;探究文化地标相关文创与博物馆相关文创协同发展的现实路径;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原则,融合时代审美情趣,助力形成既规范又和谐的文创市场,展现首都功能核心区“礼乐交融”的千年古都风貌。
02
团队概况
本团队共有20人,分别来自历史学院、文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外国语学院。根据每个人的优长,我们将成员分成四个小组,各司其职,开展实践工作。第一小组负责对首都功能核心区内文创发展历史与相关*策的梳理;第二小组负责核心区内博物馆文创的调研与研究;第三组负责核心区内文化地标(重要文化精品点)的调研与研究;第四组负责梳理文创传播途径以及整个项目的宣传工作。
03
实践情况与成果展示
到目前为止,各小组工作都有序开展。第二小组已经完成对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四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等核心区内典型博物馆文创的调查。核心区内博物馆文创发展态势整体良好,但仍存在着一些发展问题,我们将以典型博物馆的问题为例,进行深入探讨。
国家博物馆
图|国家博物馆文创产业链
在调研国家博物馆文创时我们发现,国博文创的更新速度较快、整体质量较高、注重优化管理,发展潜力巨大。国博文创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基本都会依托平台进行。我们将把国博文创的研究重点聚焦于平台的运营方式与机制,以期对核心区内文创的发展有所助益。
实践日志丨国家博物馆(想了解更多有关国家博物馆的实践内容可以点击上方链接哦~)
首都博物馆
兔爷儿摆件
京剧文创
在调研首都博物馆文创时,我们发现首博文创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如:兔儿爷、京剧文创等。我们将把首博文创的研究重点聚焦于博物馆的地方特色和民俗传统,探究首都博物馆如何更好地发挥特色馆藏文物的作用,展现北京的古都特色。
实践日志丨首都博物馆
(点击跳转)
东四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
经过考察,我们发现东四胡同博物馆与史家胡同博物馆的文创各具优缺点,都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史家胡同博物馆更注重胡同文化的展示,而东四胡同博物馆则是采用创意集市的形式对文创进行展示。
史家胡同博物馆文创
东四胡同博物馆创意集市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