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人员合影(陈波摄)
年11月1—3日,“乡村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杭州临安区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承办,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协办,《中国园林》杂志社为媒体支持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吴家胜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付彦荣,ICOMOS-IFLA国际文化景观科学委员会副主席、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系主任韩锋教授,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包志毅教授,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院长赵宏波教授,易兰规划设计院创始人、首席设计师、美国注册风景园林师陈跃中,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文与艺术研究院遗产与博物馆研究中心肯·泰勒(KenTaylor)教授,法国风景园林师、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国立建筑学院卡德琳娜·桑铎(CatherineSzanto)教授等致力于乡村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的专家、学者共计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会议主题为“乡村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与可持续发展”。乡村景观遗产是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演进、活化型文化景观。乡村景观是人与自然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协调适应而形成的景观,拥有丰富的生物文化多样性,反映了人类社会在特定自然条件下,通过农、林、牧、渔等农业手段在自然中的生活和生存智慧,具有重要的文化景观遗产价值。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是“乡村景观与可持续发展”,乡村景观及其遗产价值为当今国际热点议题。
研讨会聚焦中国乡村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结合中国乡村发展的两个国际重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乡村景观遗产价值的认知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项目标,讨论中国乡村景观遗产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发展策略。浙江省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者,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委会在浙江召开年会和学术研讨会,希望将国际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前沿与中国乡村实践紧密结合,推动风景园林学科在乡村文化景观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会议现场
开幕式
开幕式于11月2日上午在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举行,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委书记王欣主持。
吴家胜副校长、韩锋教授、付彦荣副秘书长分别致辞。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委书记王欣
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吴家胜教授
吴家胜副校长首先欢迎各位参会代表的到来,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和风景园林学科在此方面取得的成绩。指出乡村景观及其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新的研究热点。期待未来风景园林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系主任韩锋教授
韩锋教授对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的发展现状做了概述,同时介绍了文化景观专委会的特点:①无缝对接国际前沿;②扎根中国国情;③做好国际沟通的桥梁。文化景观作为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是中国哲学思想和中国文化的实践典范。延续中国文化景观的理论,保护中国文化景观的遗产,实现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在风景园林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是风景园林人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付彦荣
付彦荣副秘书长代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对各位到会领导、专家、媒体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阐述了文化景观的重要性并对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①凝聚合作力量,②加强国际合作,③加强理论成果整理、推广及应用,④突出中国特点,讲好中国故事。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主旨报告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院长赵宏波教授主持(包杭英摄)
韩锋教授
《乡村景观为什么具有重要的遗产价值?》
通过国际前沿性内容,详细阐述了乡村景观的遗产价值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介绍了乡村景观遗产包含的生态智慧、物种管理、环境伦理自然观、文化身份、意义建构等关键价值。指出现在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通过提升对乡村文化景观价值的认知,将其作为文化基因贯穿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中。最后展示了文化景观专委会数字景观工作小组关于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最新成果。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文与艺术研究院遗产与博物馆研究中心肯·泰勒教授
《新生活新景观——风景、遗产和乡村振兴:文化价值观》
从乡村景观文化价值理论回顾入手,结合中国乡村振兴的建设,从景观在精神、文化等不同层面的意义进行阐释,并结合中国贵州西江苗寨等实际案例讲述了如何在设计中感知、感受和利用文化景观。
易兰规划设计院创始人、首席设计师陈跃中
《文化景观的思考与实践——禅隐文化融入设计创作》
从禅隐文化视角透视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特征是自然观。以中国重要的禅文化为基础,从空间布局、氛围营造、材料应用、节点线索等方面归纳出四个与设计语言相关的特点:随遇而安、空灵清净、自性质朴、幽趣悟真,并结合多个实际案例详细阐释,强调以现代的设计语言诠释传统精神的重要性。
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国立建筑学院卡德琳娜·桑铎教授
《活的乡村遗产:法国景观实验》
梳理了法国的遗产保护尤其是文化景观保护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如何将法国的特征与遗产保护联系起来以及景观价值的多样性问题。卡德琳娜教授认为所有的景观都是有文化的,所有的文化都是有价值的,但是对于遗产保护而言,必须是有价值的、有贡献的景观才值得去保护,同时应通过景观表象透视深层的广义文化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