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文化产业社会融资在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上市公司再融资、新三板融资、互联网众筹融资等渠道较大幅度下滑,IPO上市融资和信托融资较大幅度上升,整体社会融资规模下滑明显。融资困难程度上升,对文化产业保持较高速增长带来一定压力,文化类创业企业普遍感受到融资艰难,成长遇到资金瓶颈。
年不期而遇的疫情对文化和旅游产业造成重大打击,整体行业收入受损严重,这加剧了企业储备资金的消耗和现金流的紧张程度,大多数企业对资金的渴求程度大幅度提升,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选择了退出行业或暂停营业。
展望年,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态势将会如何发展?企业社会融资的难度是有所上升还是下降呢?本文就此做一些分析,仅供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文化企业参考。
01.创业股权融资困难依旧,整体融资规模可能保持平稳相比年,创业企业股权融资在年大概率上困难程度有可能进一步加剧,主要因素在于两个:一是股权投资基金募资困难导致投资更加谨慎,二是很多领域的文化企业受疫情影响严重,也导致投资机构小心翼翼。
从近些年来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E设立状况可以发现股权投资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处于下滑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年-年9月,我国发起设立了支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其中支披露首期募资规模共计.27亿元(平均每支基金募集15.90亿元),支基金披露总募资规模共计.58亿元(平均每支基金募集49.99亿元)。其中,年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转折之年,当年发起设立基金支,披露总募资规模.80亿元。从年至年,设立基金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8%,总募集资金规模年均复合增长.63%。进入年后,市场情况明显下滑。年新增发起设立基金数量、披露总募资规模分别同比下降69.84%、73.64%。基金存续期限一般为5-10年,包括3年至5年的投资期,预计未来2-3年,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市场整体将处于相对低迷状态。
从股权投资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投资趋势来看,一是大多数股权投资机构更倾向投资商业模式成熟、营收和市场地位处于行业龙头的成熟期企业投资,通常意义上是至B轮以后的投资,对A轮及更早阶段的融资则轻易不出手;二是个别领域成为新的风口。年直播带货热度快速攀升,预计直播电商GMV有望达到1万亿元,MCN机构数量和营收规模快速上升,吸引着股权投资机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