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杨怡婷小组的同学们聚在一起的理由。仅仅五个人,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于年2月8日在开封新博物馆进行了关于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的调查。而在此之前,他们连两两相识都无法达到,彼此几乎为陌生人——只因,他们要做一件新时代少年人应做的事。
针对本次的社会文化发展趋势调查,他们共设计了六大调查方向,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社会各年龄段、各阶层的意见,并适当进行视频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有一对父子令人印象深刻。父亲是一位科研人员,在节假日带孩子来博物馆参观,针对博物馆的转型,他更多的是以科技的角度来进行评价与展望。接着他们又采访了小朋友,小家伙虽然年仅五岁,却口齿伶俐,讲起话来头头是道,不仅从博物馆的管理、技术运用、游客体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还能联系自己平时在学校中的感悟,令人不禁感叹,有这样的少年,中国的未来何愁辉煌
THESEA总体上看,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对现今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积极向上持乐观态度,少部分人对此持保守态度。由此可推出,在*的领导与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社会文化发展总体向好,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较好满足。
不可否认的是,仍有约三成受访者对社会文化现象或多或少地持中立态度,现选取表现明显的主题分析如下。
关于古风歌曲:
中国风的歌曲受欢迎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央视更是推出《国风美少年》的曲艺类节目。国风歌曲最开始仅流行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群中,近年来许是由于*策支持与商业推动,数量井喷状增长。流行带来的既可能是宽松环境下的蓬勃发展,也可能导致鱼目混珠,以致最后为“古”而“古”,只落得辞藻堆砌佶屈聱牙的下场——或许这才是持中立态度的受访者希望改进的吧。
关于汉服:
近年汉服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但真正喜欢的人仍占少数,大多数人仅为了解。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中央特地为其设立了“中国华服日”,用意也是让更多的人对其有所了解。但由于我国民族众多,汉服的定义又模糊不清,一直以来对它的推动也受阻。虽然不能像邻国日韩一样因较为单一的民族、较为统一的文化背景而短时间内大范围推广,但谁说因五十六个民族相互交流而产生的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就无法令世界叹服呢?汉服仅为文化的载体,随着民众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新拾起,汉服也将进一步为大众所了解,绽放华彩。
通过本次对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的调查与分析,杨怡婷小组在了解了现今文化发展的优势所在后也对其不足之处有了进一步认识。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就免不了喧嚣,要保持其纯洁性势必要做冷板凳。文化是继续保持高姿态的神秘感将美展现给真正懂的人,还是放下身段由阳春白雪转化为下里巴人?这个问题需要杨怡婷小组以及广大同学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究。
撰稿:关于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小组
摄影:关于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小组
审核:苗森
张安童
编辑:孟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