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为民崇德尚艺
10月29日,由许昌市人民*府主办,许昌市文联、许昌市民协承办的中国(许昌)三国文化研究基地高峰论坛成功举行。市*府副市长李海峰出席并讲话,市文联*组书记、主席张小莉主持论坛。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协会和文管单位的11位三国文化知名专家参加了论坛。
许昌市作为全国首批命名的“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举办本次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的十九大精神,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中国三国文化研究基地”在三国文化保护、挖掘、整理、弘扬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整合相关力量,发挥整体优势,为“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三国文化研究基地”建设建言献策。
论坛上,专家学者站位全局、立足许昌,围绕铸造三国文化品牌、弘扬曹魏文化精神;三国文化与许昌研究;三国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等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研讨。卢新运建议“统筹研究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编印出版‘三国文化之乡丛书’”;王格慧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实施规划立法、突出建设重点,合力打造三国文化高地”;杨向辉从三国文化的衍生产品、作品、展品等三个方面,对三国文化旅游发展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彭春岭认为打造三国文化要“突出重点,找准方向,提高三国文化周的档次和规模,加大曹魏文化的宣传力度,同时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三国文化研究、普及、开发利用的常态化。”韩晓民表示要“真抓实干,迅速建立起连接三国文化之乡与省民协、中国民协的纽带,勤联络、多沟通,致力把三国文化研究基地打造成为三国文化专家学者的温馨家园。”张健国建议“每年举办华佗文化节,把华佗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草药种植和药膳食疗养生医学,形成循环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带动乡村振兴。”毛云飞认为要依托三国文化资源,建设社会实践基地,有效整合零散旅游线路,打造丰富成熟的许昌三国文化旅游线路;*青喜对三国文化的特质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打造大型演艺节目、加强学术研究、命名曹魏古城四城门、开发三国动漫作品”等多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发展建议;关中梅从研学旅游的角度出发,和大家分享了她在三国文化全域旅游、亲子旅游、国学体验方面的经验;王海升重新解读了三国文化的定义,提出“要把许昌建设成为朝拜三国文化的圣地、享用三国文化的福地、研究三国文化的高地”的新思路;尤建设建议“在传承和弘扬三国文化时要注重其思想性、价值性、时代性、融合性、整体性,确保三国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
李海峰同志向11位专家、学者——颁发了聘书,对中国(许昌)三国文化研究基地高峰论坛予以充分肯定,就如何进一步开展好三国文化的研究和利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入挖掘三国文化的内涵,让三国文化发扬光大。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自强不息的*河精神,深入挖掘出三国文化的时代意义,使三国文化研究发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同时,进一步强化三国文化与许昌的有机结合,要真正做到“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二是把三国文化研究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许昌产业的发展。要搞好顶层设计,市县统筹推进;要突出重点,努力提升文旅产业的质量;要引才引智、引入有实力的企业,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三是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各级*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当好*府的参谋助手。他希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协会要一如既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