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茂名银行业丨清廉金融文化研究优秀成果
TUhjnbcbe - 2020/11/23 16:45:00

茂名银行业丨清廉金融文化研究优秀成果(一)

建设清廉商业银行的路径分析

农行电白支行梁跃鹏

摘要

年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进入总攻环节。而商业银行又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禁产生疑问,建设清廉商业银行的路径究竟有哪些?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基于建设清廉商业银行迫在眉睫的背景,指出了建设清廉商业银行的重大意义及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分析,得出了建设清廉商业银行的四大路径。

关键词:建设;清廉商业银行;路径

01

一、研究背景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几百年来金融体系演进表明,全球金融发展既是一部大胆创新的历史,又是一部充满波动的历史,充斥着大量腐败问题和大案要案,令人触目惊心!

金融体系作为现代市场体系中资源配置最集中和最重要的场所,其各个金融子市场具有高度关联性,金融杠杆的运用和金融机构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金融风险的爆发往往会危及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的十九大以来,为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进行部署。今年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坚决查处各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正在发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深化,迫切需要高质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与此同时,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特征的金融风险也在积累。因此,金融腐败危害格外严重,金融领域反腐败尤为重要,建设清廉商业银行十分迫切。

02

二、建设清廉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下最大气力解决好消极腐败问题,确保*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是全*的重大*治任务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建设清廉商业银行,是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严格要求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社会其他领域一样,银行业在反腐倡廉等方面,长期积累下来的经营机制和制度性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风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必须着眼于这一形势加强反腐倡廉工作。

*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多次强调,中央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骨干力量,其*组织和*员肩负着重要*治责任,要增加而不能透支*的信用。国有金融机构负责人要牢固树立不抓*风廉*建设就是失职的意识,决不能只重业务不抓*风、只看发展指标不抓惩治腐败。

(二)建设清廉商业银行,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迫切需要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用,金融创新空前活跃,新的金融工具、产品不断出现,操作技术日益复杂,银行“行业技术属性的风险”凸现;加之因人的失职、渎职、贪婪、冒险等人为因素造成滋生的腐败风险,使得银行金融风险、腐败风险危害之大、涉及面之广远远超过其他行业。

金融腐败不仅可能破坏金融秩序和金融系统,而且还有可能危及国家的社会经济安全,所以对从业者的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等要求更高,必须通过廉洁教育,使银行员工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

(三)建设清廉商业银行,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本保证

反腐败就其本身而言确实不是什么生产力,但它却可以为生产力的发展去除障碍、减少羁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让生产资料合理配置,生产关系和谐运作。商业银行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善、*策不配套、管理有漏洞等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惰性行为和消极腐败问题,这直接阻碍和破坏商业银行金融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通过狠抓商业银行*风廉*建设、惩治与防治腐败问题、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不仅能为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净化行风,而且能最大化调动行员“办好真正商业银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金融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

03

三、建设清廉商业银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建设清廉银行问题的背后,是中国社会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诸多深层次矛盾的之一,问题的焦点是法制与人性的博弈。腐败的产生源于商业银行没有及时妥善地处理制度建设和金融发展的关系。

(一)商业银行腐败预警机制不健全

金融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目的在于对金融机构资本安全及管理进行事前督导,可以实现对问题机构的早期纠正,对金融风险做到早预警与早应对的作用。金融腐败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就是对金融腐败问题提早预警,事前干预及处置的作用。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体量大、部门多、人员多,对于风险的防范本应更加敏锐迅速。

然而,当前商业银行在企业廉*建设和反腐败治理构架上还存在一定问题,欠缺针对腐败多发频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系统预警机制。一方面,欠缺信息反馈机制,制度建设上疏于监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权力运行,尚难以有效围绕腐败风险采集风险信息、施行风险评估、判断风险形势,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出现的腐败苗头和倾向性问题,予以有效标记。

另一方面,欠缺风险告警联动机制,商业银行上衔接*策,对调控变化带来腐败苗头不注重分析,下对接市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利可图的腐败风险点不注重预先警示,对整个执行银行业务各流程环节人员的言行交往、权力运用缺乏持续协调的监控和防范机制,难以很好地从源头发现和遏制腐败风险发生的主观动机,预防腐败实效堪忧。

(二)商业银行经营监管不到位

1.治理架构上的缺陷

治理结构上重视市场运营获利,轻视响应*策管理,*领导力不足就会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第一,商业银行企业上市法人型,充分享有自主经营权,决策、执行、监督制度层面更多地是顺应市场需要,制度的约束性大多体现在企业部门的监督、规章中。若治理架构失衡、财务管理混乱、职责缺位等等,都会给高管腐败提供便利。第二,由于当前混业经营模式下还存在不少监管盲区,腐败分子往往打擦边球游走在灰色地带,监督靠*性、廉洁靠自觉,缺乏有效制约,给高层管理者的腐败有了可乘之机。第三,纪委在制度、人事上受*委制约,监管缺少执行力和操作性,纪委追责也无法保证。

2.缺少对绝对权利的制约与监督

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商业银行的“一把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存在绝对权利的,从通报、案卷分析指出的廉*建设缺位、监管乏力比比皆是。权力裸奔的带来的是腐败的泛滥,这也是商业银行管理者职务犯罪的重要原因。

3.问题的背后,实质是亦管亦官责权利难统一

第一,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内容不够全面、过于单一,偏重于对被监督者的事后监督,忽略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很多腐败高管的罪行败露后,严重性和意外性都令人震惊。腐败行为和贪欲一样,都是一个量变引发质变的积累过程。发生在一些重大项目工程上的腐败问题,其腐败风险是可以预见的,甚至些腐败的过程在企业内部是已经被注意到的,群众是有所耳闻的。但由于腐败者身居高位,事前和事中不是监管不到,而是难以展开。第二,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方向单一、不够立体。科学的权力制约和监督应当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平行监督统一的多向立体运行机制。

(三)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与惩治制度

制度预防是消除和减少腐败的治本之策。谋求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就要有体系完备的制度法规,就要有能够贯彻落实的刚性约束。商业银行的腐败问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金融制度总体设计上的迟滞、法规法律的缺失,纵容了腐败肆意蔓延,也掣肘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发展。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处于高速发展,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形势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缺乏与经济改革相配套的制度改革,造成旧有的法规制度无法全面的监督约束诸多金融创新后的金融活动,也致使客观上发生腐败的机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两次金融危机考验和全球化洗礼下,商业银行经过数轮整合在市场化和股份制上大踏步前进,尚未完成资源优化整合,发挥*策性职能并未改变。

(四)商业银行清廉教育力度不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贪欲源自人性,是腐败行为的开端。对商业银行从业者开展廉洁教育,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只有从源头上遏扼制腐败才能确保金融业稳健、高效运行。廉洁教育缺位的主要原因有亮点。

1.廉洁教育力度不大,对违法严重性预估不足

特别是针对诸如吃回扣、截留款项的行业“潜规则”,很多腐败员工随大流,并没有认识到严重性。职务越低的腐败分子对违法严重性认知越低。反思腐败案件教训,从理论层面来看,针对企业全体员工的廉洁教育和针对管理者的廉*教育,都应该是精心设计谋划,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但现实中,很多企业开展廉洁教育只是走过场,开大会、写体会、拍片、上新闻,会议一过,日常工作中还是只以业绩论英雄,不问利润出处,缺乏对德行操守的督查。

2.教育效果不务实,思想堤坝筑的不牢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信息社会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人们对于提高经济收益,改善物质生活的诉求越发强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正确合理的思想教育引导。从担任中层以上职务的腐败分子来看,绝大多数是执纪违纪、知法犯法,情节上也是千方百计掩饰罪行。

其中很多腐败分子并非未受教育,而是教育没有留下烙印,没有引起深刻警醒。腐败行为可能带来丰厚的收益,这是诱发腐败主观动机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腐败的领导干部说一套做一套,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关键是要信教育,牢记伸手者必被捉,引起了很多严重的不良示范,廉*教育对于他们而言远远没有达到触及灵*的高度。

04

四、建设清廉商业银行的路径

建设清廉银行是金融反腐败工作的具体要求,可以从“*风廉*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来探索其具体路径。

(一)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强化企业*员*性修养

在*风廉*建设的背景下,如果要实现打造风清气正廉洁银行的目标,首先就需要从银行中的“人”入手,针对性的展开面向全体银行工作人员的思想*治工作,将*风廉*作为一种追求、一项责任切实的灌输到银行工作人员的思想中去,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风清气正廉洁银行的打造过程中来,推动未来这一银行建设的目标。

要从根本上、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就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充分认识学习、教育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针对*员干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把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什么必须坚持、什么必须反对等要求,明白无误地灌输到*员干部的头脑中去,使*员干部知道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通过强化教育使*员干部做到时时刻刻把*的利益放在首位,当好“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

(二)提高*治站位,落实主体责任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行的安排部署,把*风廉*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总体布局、纳入*建重点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述职报告、纳入干部考评体系,纵向形成自上而下逐级明责任、层层抓落实,自下而上及时反映、有效监督的双向管控机制,横向形成涉及各领域、各部门、各岗位的动态管理体系,同时按照“讲*治、顾大局、守纪律”的原则,将*风廉*建设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切实落实主体责任,织密“防腐网”,筑牢“防腐墙”。

(三)发挥廉*监督作用,形成整体监督合力

建设一靠教育、二靠监督、三靠法制。加强廉*监督是搞好*风廉*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商业银行头上防止腐败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加强商业银行*风廉*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主动监督别人和自觉接受监督的观念,形成监督者秉持公正、大胆履行职责和义务,被监督者正确对待、诚恳接受监督的局面。

首先,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组织的*治核心作用。商业银行*组织主要任务是按照*章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围绕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开展*的活动,发挥*治核心作用,保证和监督*和国家的方针*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只有商业银行*组织*治核心地位的增强,才能充分发挥*内监督职能

其次,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职能作用。纪检监察机关开展*风*纪监督,既是坚持*的领导,保证反腐败斗争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全*动手反腐败局面进一步形成的重要保证。

最后,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群众监督作用。职工代表大会是发挥群众监督的最佳方式,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工会职能不能削弱,要积极探索工会与现代企业制度结合的有效方式,坚持职代会审议企业“三重一大”制度、民主评议领导干部、企务公开制度。特别要注意并切实抓好“三重一大”制度在企业的贯彻落实。凡涉及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过集体研究讨论,而决不允许个人或少数人擅自决定。

(四)塑造商业银行清廉文化氛围

商业银行清洁文化氛围的塑造,一方面有助于商业银行职工在内部形成崇尚廉洁、形成“廉荣腐耻”的共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商业银行职工积极发挥相互监督的作用。商业银行与其他企业一样,内部管理模式普遍是自上而下的,而平级之间进行相互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模式一直难以实现。

通过企业清廉氛围的塑造,企业内部不论是*员、领导干部、普通员工都能更好的增强廉洁意识,进而激励了全员监督,增强了民主管理。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塑造还应从本行实际操作层面出发,通过健全晋升激励机制与企业管理制度有效的结合才能确保机制常态化、长久运行。

商业银行清廉文化建设,必须以完善的制度和规范作为保障。商业银行应从确立日常行为规范、准则和管理办法着手,制定本行廉洁考核标准,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确保企业人员业务活动受制度约束,培养廉洁文化的自觉性,提升对业务操作的规范性,并强化针对性考核,突出加强勤*。

五、结论

年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进入总攻环节。在此背景下,建设清廉商业银行迫在眉睫。可以得知,建设清廉商业银行有三点重要意义。一是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严格要求;二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迫切需要;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本保证。

近年,在建设清廉商业银行的过程中,尚存在着四点不足。一是腐败预警机制不健全;二是经营监管不到位;三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与惩治制度;四是清廉教育力度不够。

通过分析,可以得知建设清廉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四大路径。一是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强化企业*员*性修养;二是提高*治站位,落实主体责任;三是发挥廉*监督作用,形成整体监督合力;四是塑造商业银行清廉文化氛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茂名银行业丨清廉金融文化研究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