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智库解析旅游文化发展趋势
TUhjnbcbe - 2020/10/19 0:01:00
智库首席专家杨志刚引言
  文化旅游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它是“文化”+“旅游”。从产业角度来讲,文化旅游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内的新型产业。文化旅游是以独特的文化资源为核心吸引力,吸引人们前往异地进行观光、体验、休闲、感悟的一种旅游活动。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址遗迹、建筑、艺术、民俗风情、宗教文化等,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包括历史文化也包括一定的现代文化。文化旅游具有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体验性、互动性等特点。
  自21世纪,“文化旅游”观念被提出,其得到重视并有重大发展的年份仍仅在近两年。国家层面,不断出台发展规划,如国民经济发展十三五、旅游业十三五等,都在文化旅游的发展目标以及措施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而地方层面,众多旅游大省也纷纷出台相关规划,致力于本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如广西、甘肃等地区,直接出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目标更加明确。
  可见,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文化旅游*策都将呈现出利好局面,这说明,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前景一片大好。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文化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主流之一,对国家经济的贡献也在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不仅有助于保护和开发各民族各地区的特色文化,丰富和完善旅游产品的内涵和价值,还对促进地区经济结构转型与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将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也将带动旅游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中国旅游演艺资本与运营峰会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李季先生表示,在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将会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这两个产业在未来5—10年将达到15万亿元的规模,值得
  中国GDP总额从1万亿到10万亿用了14年时间。美国经济从1万亿到10万亿用了31年时间。美国经济从70年前占据世界45%的份额,下降到目前不足四分之一。金砖五国的经济总量已与美国相当,其中仅中国的经济总量就已经达到美国的60%。中国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外汇储备大国和贸易大国。


  中国旅游业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价格,近几年人民币隐形升值了20%,年国际游客达到10亿人次,中国占了10%,1亿人次,年上半年中国的国际游客外流出去万人次,中国内部出现一个问题,我们的国外游客近几年持续下滑,三亚最为典型,三亚去年下滑了40%,所以价格问题是我们旅游行业面临的一个非常的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如果经济*策正确,金融经济正确,中国到年经济总量能达到万亿(人民币),其中两个指标是非常显著的,第一个是文化产业,到年文化产业会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在十三五期间,要达到10%,10.4万亿—12万亿(人民币),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指标。第二个是旅游产业,在去年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表示在十三五期间,旅游产业要成为国家支柱产业,达到5.5万亿—8万亿(人民币)。这样,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一共达到15万亿(人民币),这是非常大的数字,占到国家经济总量的15%—18%。


  所以未来五年文化和旅游业是国家发展规划的重头戏。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通过十三五国家经济的总体规划,其中无外乎小康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创新驱动,结构突破,依法治国。

二文化旅游产业创新时代的开启


  奥巴马曾经说:20世纪看一个国家的财富、国土面积、*队数量,21世纪看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要看全民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我们的互联网+,我们的双创提出的有些晚了,这些东西不是中国来引领的,是奥巴马,奥巴马提出过两点非常重要的观点,一是美国在讲制造业回归的时候,他在讲的不是将工厂从中国搬到美国去,而是新技术的兴起取代老的生产方式;二是奥巴马讲什么是美国人,美国是发明者,美国人是建造家,美国人是华纳兄弟,美国人是乔布斯,实质是创新。与前美联储主席库伯交流的时候,其表示美国危机后的兴起,已经超过了危机前的最高点,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技术的创新。21世纪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就是以美国引领的全球新技术革命,和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


  全球人类智商研究显示,以东亚儒家文化圈的人群智商最高,平均IQ达到,但是,中国人的创新却远远落后,原因在于制度问题,我们要看清问题所在,如果中国想走双创之路,想创新,就一定要从制度上进行改革,进行思想解放,做不到这一点,中国想走互联网+的道路就会存在很大问题。


  科技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影响。美国国家工程学院认定的20世纪最伟大的工程技术成就包括电气化、汽车、飞机、计算机、电话等等,技术对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举个例子,如果没有汽车飞机,我们的国际旅游人次万都达不到。所以我们的旅游产业发展受技术影响很大。

三十三五期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1、中国文化旅游产业未来发展重要特征:


  1)全球化,文化产业发展无极限。总书记说:改革开放前三十年靠经济,后三十年靠文化。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中国软实力话语权的一个重要指标;文化产业是我国下一步示范型服务业的高端产业,文化不走出去,中国模式则不可能被全世界认可。文化产业已经和我国的软实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了。


  2)信息化,数字融合与文化传媒边际收益递增。十三五期间,新鲜的产业产值70%是文化+科技,文化+创意这一类产业构成的。


  3)集聚化,从物理空间集聚到无形资产的集聚。现在旅游产业的已经不是靠传统意义的空间和投入产值打造。Uber用了三年时间,发展为市值亿美元的企业,所以说未来以技术为支撑的创新产业发展前途无量。


  4)资本化,文化传媒并购与集团化扩张。未来文化传播平台大规模并购会成为十三五期间一个显著特点。今后文化+金融,旅游+金融的模式会成为行业非常大的一个显著特征。


  日前美国在国民生产总值统计中,明确将软实力——研发创意作为GDP总量的统计指标,根据新的核算方法,知识产权产品占GDP比重将达40%,走在了世界的前面。相信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影响我国统计GDP指标的因素。


  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展望


  首先看数字文化产业。在平台为王的今天,传统媒体,传统的文化产业已经出现了非常大的变革。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已经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纸媒广告已经严重下滑,这些机构如何向内容商转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我国文化产业内部存在不同业态,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常态文化产业,利用高科技兴起的创意产业,再有就是依托或借助旅游业为龙头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各种业态并存,都需要以创新为前提。十三五期间,以高科技为依托的信息的创意产业将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四未来展望


  上个世纪是以大者为王的时代,今天是创新为王的世纪,过去从0-10亿美元的市值的积累需要几十年的时间,现在只需要1年时间,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来说,从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的跨越一定是中国下一步结构调整的转型中成为世界强国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没有这一点,即便GDP总量超过美国也没有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依靠技术和创新来支撑,这是非常显著的。科技意味着过去的成就,创新铸造着未来的辉煌。


  对旅游业而言,颠覆这个行业的就是共享经济模式,公共服务外包服务模式,旅游行业中所包括的吃住行游娱购,全部都将被颠覆。比如现在住、行已经出现颠覆了,吃也出来一种新模式,以后大家可以不用去饭店吃饭,直接在家里吃,就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中国餐饮行业仅北京一年就有超过亿人民币的市场,如果将这些闲置的社会资源全都派发出来,影响将非常巨大。


  所以说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处在一个最坏的时代,对于有学习力创新力的企业来说,你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你可以创造世界五百强乃至五十强的企业;但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在可预见的未来,5-10年内,中国倒下的绝不是小企业,而是一些大企业,那些大企业如果不能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改变传统的思维,加强学习力,就一定会倒下。


  智库认为,文化旅游市场已然告别过去粗放型、同质化的开发阶段,逐步走向以旅游为本质、培育健康发展模式为目标的新阶段,并将迎来八大发展趋势:旅游社群化、业态国际化、IP本土化、“旅游+“产业融合、文化自信建设、数字技术应用、跨界资源整合、商业模式创新。

喜欢,就在右下角点一下“在看”,分享给朋友们吧!

(注:文中部分内容和图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智库解析旅游文化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