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从古至今,有无数创新的人,让我们的世界日新月异。
当今社会从农耕走到现代机械化,可以说跟古人和今人不断创新努力的结果。
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由此可见,古人早就知道创新的重要性,也为之付注实施。
一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首先从生活居住环境,然后是娱乐生活为标志。那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个人:土木建筑鼻祖、木匠鼻祖、戏班的祖师——鲁班。
鲁班像鲁班(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字依智,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那鲁班为什么如此优秀?怎么样就成了土木建筑、木匠的鼻祖,并且成为戏班的祖师爷了呢?这一切都离不开创新发明的第一要素——对细微之处的观察。
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也为他日后成为土木建筑的鼻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说起木匠活,就绕不开一种工具——锯子,从古代延续到现在工业高度发展的社会,木工活和机械加工活,还是无法离开它。只不过是现在,已经用电锯和一些以其他能源为动力的锯子,代替了古代手工锯子。但锯子的基本原理还是从鲁班锯上发展而来。
鲁班由野草边缘凹凸不平,发明了锯子那鲁班是怎样发明的锯子的呢?这得从一个故事说起:“相传有一次他进深山砍树木时,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渗出血来,他拿起野草,细心的观察起来。
他发现野草的边缘有许多凹凸不平的小齿。于是他摘下这两边长着锋利的齿草叶,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鲁班就从这件事上得到了启发。他想,要是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锯断树木了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以往的工作效率。
鲁班发明了曲尺我们常常听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其中的矩也就是曲尺,也是由鲁班发明的。曲尺由尺柄及尺翼组成,相互垂直成直角,尺柄较短为一尺,主要为量度之用;尺翼长短不定,最长为尺柄一倍,主要为量直角、平衡线之用。木工以曲尺量度直角,平面,长短甚至平衡线。即使是科技发达的现在,曲尺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到的工具,这也恰恰说明鲁班的发明对后世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还在木工房和土建施工中经常用到的墨斗,也是鲁班发明的。这也是鲁班被木匠和窑匠尊为祖师爷的原因。
鲁班与墨子鲁班的发明,不仅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在古代战争中,攻城掠地用的云梯和钩强也是鲁班研制出来的。在《墨子·鲁问》记鲁班将钩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用此器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越船后退就钩住它,越船进攻就推拒它。《墨子·公输》则记他将梯改制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攻城。
当然,武器在战争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武器也是把双刃剑,它可以用于防止侵略,也可以给侵略者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个尺度还需使用者去拿捏。
在古代,中国社会主要是农耕文化,那时候没有什么工业,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所以农业用的工具,在当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经常用到的砻、磨、碾子等工具也是鲁班发明创造的。
凿制石磨先进农机具的发明和采用是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重要条件之一。《世本》说鲁班制做了石,《物原·器原》又说他制做了砻、磨、碾子,这些粮食加工机械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另外,《古史考》记载鲁班制做了铲。
传说鲁班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成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米面磨成粉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磨,石磨没发明之前,人们加工粮食是把谷物放在石臼里用杵来舂捣,这种方法大量的耗废了人力和时间,而磨的发明把杵臼的上下运动改变做旋转运动,使杵臼的间歇工作变成连续工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是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一大进步。
除了发明大量实用的工具外,鲁班还创造了很多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技术工艺和小用具。比如现在仍在使用的雕刻技术和雨天用的伞等。
鲁班的妻子为鲁班撑伞《述异记》记鲁班曾在石头上刻制出“九州图”,这大概是最早的石刻地图。此外,古时还传说鲁班刻制过精巧绝伦的石头凤凰。
鲁班的妻子传说中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据说伞是她发明的。传说鲁班妻子云氏因为怜惜鲁班在风雨烈日下工作,见亭子可避雨遮阴,于是想出一个活动亭子让鲁班带在身边,乃造伞子。
笔者认为伞应该是鲁班发明的,因为过古代,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当时的妇女基本上很少参与社会活动。至于传说中伞是鲁班妻子发明的,也是人们想塑造鲁班夫妻恩爱,相互扶持的形象而打造的故事吧。
鲁班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为神奇的莫过于他曾用木头做成飞鸟,在天上飞三天三夜都不下来。这个传说如果是真的,那么飞机发明的雏形要早于美国莱特兄弟多年。不过这只是传说,是无从考证的。
深夜还在搞发明的鲁班鲁班的事迹和发明给后来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尤其是鲁班不断创新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让创新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过去,多是历代匠师以口授和钞本形式薪火相传。由匠师自己编著的专书甚少。有句老话:“要想学的会,跟着师傅睡。”恰恰说明那时候,人们对技术是非常保守的,不会轻易外传,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惟独明代的《鲁班经》是流传至今的一部民间木工工行业的专用书,现有几种版本,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鲁班被后世尊为土木建筑的祖师爷,是人们对其发明创造的最大认可和褒奖。现如今,我们中国建筑业上设的最高奖项和荣誉,就是“鲁班奖”。
用杵臼捣米鲁班奖的全称为“建筑工程鲁班奖”建筑工程鲁班奖是年由中国建筑业联合会设立的。
该奖是行业性荣誉奖,属于民间性质。当时每年数额20个,有严格的评选办法和申报、评审程序,并有严格的评审纪律。评审工作由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委员会由21人组成,评审委员必须是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熟悉工程专业技术、并担任过一定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年7月,根据建设部的决定,将年政府设立并组织实施的国家优质工程奖与建筑工程鲁班奖合并,奖名定为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这也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方面的最高荣誉奖,是由建设部和建筑行协会颁发。每年评选一次,奖励数额为每年45个。年5月15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了新的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优)评选办法,每年评选出鲁班奖工程80个。
工作中的鲁班我觉得鲁班奖的设立,是国家对鲁班一生贡献的最好奖励。是为了让后世子孙牢记鲁班这种创新精神,鼓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创新,唯有创新才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才是人们向美好生活前行的唯一通道。
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鲁班的身上。因此,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故事。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创新进步的精神源泉,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