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渭区倾力打造“宜居宜游、富美临渭”,大力实施“文旅+”战略,坚持大融合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等行业深度融合,着力打响临渭旅游品牌,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渭南葡萄产业园(本文图片由渭南广播电视台记者杨凡提供)
渭南桃花源景区
4月26日,记者来到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渭南葡萄产业园,温室大棚中的葡萄已经慢慢由青变红,工人们正忙着给葡萄打尖。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些葡萄就能抢先上市,供大家采摘。
“我们园区通过对葡萄品种的优选,加上大棚技术的应用,实现了5月份到11月份都有新鲜葡萄的产出,满足了广大游客朋友的采摘需求。在旅游旺季,我们每天能接待多人的游客。”渭南葡萄产业园生产部负责人王玮亮说。
工人在渭南葡萄产业园内作务
近年来,渭南葡萄产业园加大招商引资建设步伐,按照“三产融合、三生同步”的目标,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向景观农业园区转变,全力打造“全国著名葡萄特色景观区”“中心城市最佳休闲目的地”“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临渭群众喜爱的《朱王秧歌剧》
非遗文化《朱王秧歌剧》进景区
“三嫂四嫂笑眯眯,做上那个鞋儿正合适……“在临渭区双王办朱王村,《朱王秧歌剧》的演员们正在排练剧目。今年虽受疫情影响,节假日期间暂停了表演项目,但大家伙儿一有时间,还是会在一起切磋技艺。
《朱王秧歌剧》是陕西省优秀的民间艺术表演,也是陕西省第三批非遗项目。为保护这一稀有剧种,临渭区文化馆在整理挖掘其相关历史资料的同时,多次邀请省级导演、渭南地区文化名人对《朱王秧歌剧》进行了创新编排,先后打造出了《农家乐》《农家情》《山里山外》等一系列优秀作品,使其登上舞台。从年开始,临渭区文化馆还把非遗表演带进了渭南葡萄产业园、桃花源民俗文化园等多个景区,展现临渭的非遗文化特色,受到全国各地游客的好评及称赞。
“下一步的打算就是让我们非遗的产品走进景区,让景区对我们非遗也是一种宣传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发展。”临渭区文化馆馆长、临渭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李红说。
近年来,临渭区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将旅游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宜居宜游富美临渭”总目标,加快景区配套建设,补齐景区基础设施短板,通过重点打造“四大宜游园区一基地”和充分挖掘黄河传统文化资源,与旅游产品进行深度融合,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截至目前,临渭区已成功创建陕西省文化先进区、陕西省第三批旅游示范区,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3家,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3家,年临渭区全年接待游客万人次,旅游接待量成逐年递增的良好趋势。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作者:杨凡韩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