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把大力建设文化强市,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和时代使命,牢记于心、贯之以行。广州文化改革发展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扎实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未来,广州如何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开创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今日,本报邀请专家学者、专业人士、企业代表畅谈建言。
谈文化惠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
透过建筑读懂广州的文化品质
这些年来,我参与了广州不少公共文化建筑的设计,也特别喜欢做这类有文化体验的建筑。
建筑创作最基本的是功能,兼顾安全、好用,这是前提,但光有这一条不行,还要有文化标志性,体现出文化,才是建筑的灵魂。
以我近期比较新的几个作品来看,刚刚完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是代表这个时代的一座建筑,它是中华文化的典藏库,也是文明种子的基因库,必须体现中国文化特色。还有大湾区白鹅潭艺术中心(“三馆合一”项目),这座建筑体现了岭南文化是一个宝藏,我把它做成一艘现代的文化之舟,寓意着装载着岭南文化宝藏的“巨轮”,驶向大湾区、驶向世界各地。还有海心桥,看似不是文化建筑,但我们同样将它作为文化建筑设计,过去,我们国家设计了很多桥,安全实用,但不一定好看,现在越来越多建筑成为城市的标志,不止要好用、还要好看。所以,设计海心桥时我们使用了古琴、水袖、花船等文化元素来体现广州的文化特性。
广州国家版本馆
透过建筑,读懂广州的文化品质。对于我们建筑设计师来说,进行建筑设计时,不仅仅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还要成为时代的印记,这正是我们的文化追求。
市社科院城市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柳立子
让城市公共空间更具岭南文化魅力
岭南文化是在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地区发展起来的地域文化,它所固有的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开放兼容的文化特质与风格,在中华文化之林独树一帜。
岭南文化重务实、崇实效、求实用的思维模式,直接形成了岭南人注重实际、重视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