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5日讯(记者魏金金)当前,“数字+文化”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底色。在9月4日召开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主论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产学研各界代表共聚一堂,围绕“数字新业态文化新场景产业新动能”主题,从协同创新、融合发展、优化升级三个维度,探讨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同频共振。
数字化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文化内容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文化业态现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技术源源不断为文化产业赋能,成为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文化也为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提供更广阔空间,形成了一系列文化科技类的实用新型专利。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中宣部副秘书长郭义强介绍,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年上半年,16个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9%;占全部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3.5%,提高0.6个百分点。可以说,数字化已经成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介绍,年,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收入超1.4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32.1%。特别是依托得天独厚的科技创新优势,积极开展国家文化大数据红色基因库试点,推动文物精品、馆藏艺术品数字化,大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推动数字阅读、数字音乐、网络视听、网络直播、电子竞技等新业态发展。全市规模以上文化科技融合企业收入占文化产业收入比重连续三年达50%以上,年增速保持在10%以上。年上半年北京市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占全国比重达25.9%,已经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虽然创意经济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但也充满韧性,很多从业者通过数字技术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推动创意产品的数字化转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在致辞中谈到,联合国将年设立为“国际创意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年”,旨在促进和加快创意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经济和社会贡献。
融合创新加速文旅消费场景革命到来
立足当下,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抓住“数字+文化”融合发展机遇,壮大新业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