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郭沫若、郁达夫、赵元任、王力这些著名人物,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他们都是中文系的教授。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就是我们现在一般所说的中文系,出现于20世纪初,它是中国大学史上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度认识一下这个被大家称为“万金油”的专业——汉语言文学。篇幅较长,建议先点赞收藏。
我国最早设立这一专业的是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简称中文系),其前身为京师大学堂的中国文学。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开始成为现代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之后较早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等学府还有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等,其间这一学科在研究和教学中曾涌现过鲁迅、胡适、刘半农、沈从文、王力等大批著名学者。
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专业大致可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大类,大多师范类招生的计划,均会在专业名称后备注上“师范”二字。后面,我们可以在21年招录数据和22年招生计划上看到这样的备注。两者在培养方式和方向上有所不同,但专业课程上是相近的。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更重视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育和教学能力训练。
汉语言文学的研究范围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语言文学为研究对象,是一个传统的基础性专业,其本身肩负着两个责任:一是对本民族语言、文学和文化进行研究和传承,这方面侧重于理论研究;二是使人们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驾驭语言文字、更好地宣传民族文化等,这方面则侧重于实际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功能逐渐倾向于实际应用方面。目前,国际上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状况也已具有一定规模,尤其是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着众多外国学者。至今,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所高等学校设立了中文系或者中文专业,甚至中小学都开展了汉语教学。
另外,每年都会有大批留学生、学者到我国研究、学习,国内许多著名学者也应邀出国讲学,而西方的学术精神、学术方法与东方文化相交融,常常摩擦出新的火花,这也很好地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汉语言文学和汉语言两者之间的区别,看似相同,实际有较大差异:
汉语言专业主要通过对汉语听、说、读、写、译等各项专业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熟练运用汉语的能力,语言分析写作能力以及古籍阅读和外语能力。
汉语言专业主要研究汉语、汉字以及相关的语言理论及文学知识,学习内容大都集中在语言和信息处理方面。
如果你对中国语言的起源及发展史以及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具有浓厚的兴趣,具备扎实的汉语拼音基础,并乐于学习了解各地方言、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演变关系,那么汉语言专业将是不错的选择。
大学主要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开设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课程,就内容侧重而言,可以分为语言类、文学类和文史类。
其中语言类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文学类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判发展史、文学理论、西方文论、马列文论等;文史类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
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文素养,提高写作能力,锻造思维,它要求学生热爱文学、擅长写作,有强烈的求知欲,切勿浮躁,且对理论有一定的敏锐度。如果你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对文学及写作又比较感兴趣,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观点,选报本专业将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院校推荐1、对于想要毕业从教的考生来说,可以首选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方向,但是这类院校的招生计划大多是文科生,理科没有招生计划。以年招录数据和22年提前批招生计划数供大家做参考:
年四川提前批文科院校招录数据年四川提前批招生计划从以上数据上可以明显得出,理科生想要通过填报志愿的方式录取到部属公费师范生是不可能的,但是,结合往年指导学生的大学就读反馈,部分院校是可以进校之后通过换专业,实现理科生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想法的。具体参考各院校换专业政策。
2、对于想要继续深造或者是在去更高平台从教的考生来说,可以以第四轮学科评估作为参考。当然,在此也要提醒大家的时,对于文科生来说,专业实力固然重要,但是院校层次也很重要。如何平衡,建议结合自身情况自行评估定位。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国语言文学评估等级近两年在川招录情况从年全国各高校在四川投放的招生数据来看,依然是文科生计划占大多数,理科的计划非常少。仅有下列这些院校:
年,在川针对理科生投放计划但是我们从数据中也不难发现,理科计划中依然存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四川大学这类院校的存在。所以,对于分数有优势,同时又不想考虑理工农医大类专业的理科生,这类院校可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