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方丽
过去10年,是公募基金行业腾飞的10年:作为A股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基金行业是大资管行业增速最快的子行业,期间总规模从2.87万亿增长到27万亿,持有人从不足万到超7亿户;为投资者创造了优秀的长期回报,10年累计盈利5万亿元、累计分红1.54万亿元,成为普惠金融的典范。
过去10年的非凡成就,为下一个10年发展筑造高起点。未来基金行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畅谈基金行业10年发展,践行价值投资、支持实体经济、服务普通投资者的重要历程。
这位由保险行业“转战”公募基金行业的资管老将坦言,公募基金过去10年确实取得了快速发展,亮眼数据的背后体现的是公募基金始终坚持以持有人利益为中心的初心,是公募行业践行国家战略主线、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体现。
“可以预见,公募基金行业未来将呈现出头部机构综合化与中小机构特色化并行发展、优胜劣汰的新格局。”徐勇表示,在这一新格局下,招商基金整体策略是“全面”、“均衡”、“稳健”,强化综合能力,围绕客户需求和市场机遇稳扎稳打,保持在固收投资领域的传统优势,强化“固收+”实力品牌,夯实主动权益投资能力,满足投资者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切实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做“难而正确的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过去10年非凡成就
公募基金发展要贴近国家战略主线
中国基金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金融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十年。从基金行业来看,你认为过去10年最大变革和成果是什么?
徐勇:目前,中国的公募基金是仅次于美国、卢森堡和爱尔兰的全球第四大基金市场,是A股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是大资管行业增速最快的子行业。
10年间,中国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从2.87万亿元到27万亿元,增长超过8倍,基金持有人从不足万到超过7亿户,增长超过17倍,尤其是年以来,公募基金的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货币基金占比持续下降,权益类产品占比大幅上升,为广大老百姓提供了更加普惠、选择更丰富的理财方案。这前后十年的变化,体现的是公募基金行业在投资体验、投资者教育、产品创新布局等方面的巨大成就。
过去10年基金行业高速发展数据很亮眼,同时我们也应该透过数据看到行业变化。在过去每一次遭遇发展波动或处于低谷之际,基金行业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不断提升能力建设,扎实打造主动管理能力,不断凝聚力量投入历史发展洪流之中,这也让基金行业的主动管理能力不断精进,在大资管行业中具备较强竞争力,这也是主动权益基金占比不断提升的原因。
不仅如此,基金行业的发展是要建立在回归信托本源、回归为持有人利益服务的初心之上,这是未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同时,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要贴近国家发展战略主线,服务实体经济,这既是国家发展所需、监管引导方向,也是公募基金行业的自觉认识;在此期间行业通过资产框架引导资金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通过深度研究促进上市公司治理优化。
中国基金报:你认为,公募基金如何结合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的要求,在做好资产管理的同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徐勇:公募基金管理资产超过27万亿元,是大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投资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了资金支持,通过资产定价引导了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公募产品的普惠特性大幅降低了专业理财的服务门槛、服务了共同富裕目标,可以说,公募基金一直在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的要求。
在新发展阶段,公募基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新发展格局的效率和水平:
一是坚持以行动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理念,切实为专精特新和科技创新企业、新经济和新动能主体提供长期资本支持,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二是积极发展诸如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业务,帮助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三是立足普惠特性丰富产品品类,创设基于客户特定目标的解决方案型产品,发行合理让利型产品,真正让老百姓的财富保值增值需求得到更好、更有效满足,提升“获得感”。
四是运用科技手段拓宽客户边界、提升服务效率、更精准地匹配产品和客群,让更多普通大众、低收入群体有机会、有渠道享受到专业资产管理服务,让资产管理飞入寻常百姓家。
五是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比如发行从管理费中提取一定比例支持慈善公益事业的资产管理产品,发行免佣金低费率公益资产管理产品定向投资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公益项目,免费为慈善基金会提供资产管理专业服务,等等。
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以更好地满足基金持有人的需求
中国基金报: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逐步向机构化转变,公募基金在其中的占比显著上升。如何看待公募基金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引导长期资金入市这一层面,可以做哪些工作?
徐勇:公募基金在资本市场发展中发挥了很多作用,但我认为有两个重要作用要强调和肯定:一是用脚投票,二是用手投票。所谓“用脚投票”,就是把资本这种稀缺要素向有长期价值、社会责任的企业集聚;所谓“用手投票”,就是代表广大投资者督促上市企业落实向投资者的承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公募基金做大做强做优本身就是在引导长期资金入市,通过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改变过去中小散户追涨杀跌、炒小炒新的局面。同时,公募基金可以进一步面向年金养老金客户、保险客户强化产品服务,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投资业务,从资金端逐步提升受托资金的投资期限,实现长期资金入市。
中国基金报:资产管理之道,不在朝夕之赢,而在长远之兴。公募基金该如何进一步提升专业投资能力,以及自身在资本市场的话语权?
徐勇:公募基金公司作为专业资产管理机构,专业投资能力的根基主要是三个:第一是“专业人才”,第二是“专业体系”,第三是“专业文化”。
“专业人才”好理解,公募基金是基金经理制,基金业绩的好坏很大程度由基金经理决定;但基金经理不是万能的,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能力圈,这就需要打造更加专业的基金经理团队基础上的“专业体系”,从依赖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升级为依赖团队化、一体化、智能化的投研体系,运用工业化的分工合作机制和现代化的金融科技工具为基金经理赋能;但“专业体系”也不是万能的,还要看能不能把体系的力量充分迸发出来,这就需要“专业文化”为“专业体系”赋予灵魂。
招商基金“本分、专注、开放”的深度研究文化、“简单、专业、分享、高效”的工作文化和“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廉洁文化,都是在为人才和体系注入灵魂。公募基金进一步提升专业投资能力,关键就是进一步夯实“专业人才”、“专业体系”、“专业文化”这三个根基。
关于公募基金在资本市场的话语权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目标。公募基金的目标始终都应立足于为持有人服务,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以更好地满足持有人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管理了更多资产、服务了更多客户、创造了更多价值,资本市场自然以及必然会尊重我们。
养老投资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四大维度助力个人养老金业务
中国基金报:在参与社保、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等养老三大支柱建设上,公募基金行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在个人养老金业务上将发挥哪些重要作用?
徐勇:公募基金行业在我国养老三大支柱建设上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养老金投资管理中始终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在社保基金18家境内投资管理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1家投资管理人、年金基金22家投资管理人中,基金公司分别占16席、14席、11席。目前,公募基金行业受托管理的各类养老金资产超4万亿元,创造了良好的长期收益,实现了养老金资产的保值增值。尤其是在今年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