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文化产业迎来加快发展的黄金期
TUhjnbcbe - 2025/2/8 17:13:00

文化产业迎来加快发展的“黄金期”

——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解读

光明日报记者张玉玲

6月26日,受国务院委托,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向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上一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关于文化产业的报告是年4月。时隔9年,文化产业有哪些新的变化?这次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又透露出怎样的新信息?未来文化产业将会走向何方?对比两次报告,答案跃然纸上。

文化产业的“亮丽成绩单”

十年磨一剑。走过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文化产业迎来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局面,已成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一支重要力量。

下面这组数字,清晰地勾勒出文化产业的“成长轨迹”。

从总量上看,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占GDP的2.75%。而到了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3%。我国已成为世界图书出版、电视剧制播、电影银幕数第一大国,电影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每一个万亿元的台阶,都是文化产业值得标注的里程碑:从无到有,年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用了整整8年时间;此后,保持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势头,从1万亿元到年的2万亿元,用了3年时间;从2万亿元到年的3万亿元,也只用了3年时间。

目前,文化产业增加值过千亿元的省(区、市)已有13个,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超过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的省市有4个,分别是北京(9.64%)、上海(6.79%)、浙江(6.19%)和广东(5.37%),文化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

10年来,人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清晰: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而进行的创作、生产、传播、展示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涵盖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文化等领域,涉及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电影局)、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等职能部门。宣传文化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商务、金融、科技、自然资源等部门抢抓机遇,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10年前,只有江苏、上海、天津、陕西等10多个省市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或投资公司,“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也还在酝酿筹备中。而10年后的今天,全国有20多个省(区、市)设立由省级财政出资或宣传文化单位发起、市场化运营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或引导基金;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二期已呼之欲出。

10年前,我国全部海外商业演出的年收入不到1亿美元,不及国外一个著名马戏团一年的海外演出收入。时至今日,文化“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达.1亿美元,同比增长8.3%。演艺行业更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了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国际市场上,有《孔子》《马可·波罗》等精品剧目的巡演和《吴哥的微笑》《越南往事》等驻场演出;国内市场上,旅游演艺在5年内从台增加到台,增长了43%;旅游演艺观众人次从万人次增加到万人次,增长了%;旅游演艺票房收入从22.6亿元增长到51.5亿元,增长了%,可谓“爆发式增长”。

文化产业的战略作用进一步凸显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贸易保护主义逆风来袭,中国只有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形成应对风险的能力,才能增强发展的底气,而文化产业能激活文化消费的大市场,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可以培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时光回溯到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文化产业却逆势而上。国务院于年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新增长点,标志着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10年过去了,文化产业不负众望,顺应13亿人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要,全民族文化创造力被激发。雒树刚在报告中高度评价文化产业的时代价值:“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巩固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年那次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强调推动文化建设理论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着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这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这次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则更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产业迎来加快发展的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