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疫情下的电影产业对策研究影院生存状况调研
TUhjnbcbe - 2025/1/18 18:56:00

来源:新浪娱乐

中国电影家协会

文:中国电影家协会

《电影院生存状况调研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牵头,联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及各大电影院线共同发放问卷,选择经营相对成熟、较有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影院为调研主体,其中,一线城市24.3%,二线城市41.1%,三线城市34.7%;影院规模以座-1座中等规模影院为主,合计占77.7%;开业5年以内的影院占五成,5-10年的影院占四成。累计回收有效样本份,执行时间为年4月。

疫情爆发以来,电影院作为电影产业的重要一环,受到严重冲击。经过四个月来举国上线团结一心的抗疫战斗,目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各行各业逐渐复工复产,人民生活重回正轨。影剧院在国务院的统一指导安排下,也将复工提上日程。但我们必须看到,影院经营有其特殊性,放映内容上需全国统一排片、盈利模式上上下游联动传导,营销效果上更加依赖群众口碑传播。因此,为迎来影院顺利复工,全面摸排影院现存状况,做好相关复工准备非常关键。尽管疫情给影院带来不小损失,但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积极协调帮助下,电影业上下游几相关配套部门展现出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感人局面,观众并未离场,此时的困境也给我们影院行业结构性调整和战略性重组带来机遇。

为准确详实地了解因疫情持续影响,影院业的困难、损失、变化调整以人员存续状况等各方面情况,全面评估疫情后影院业态,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及建议,中国电影家协会发起组织了本次调研。

参与此次调研的院线包括万达院线、新影联院线、上海联和院线、南方新干线、金逸珠江院线、大地院线、北京红鲤鱼院线、江苏幸福蓝海院线、北京长城沃美院线、横店院线等19家院线。

第一部分疫情对影院经营状况的影响及损失评估

一、影院处于亏损状态,规模较小影院损失相对较大

年第一季度全国总票房22.38亿元人民币,同比年下降88%。调研数据显示,座以上规模影院同比下降87.7%,-座规模影院同比下降88%,座以下规模影院同比下降91.3%,小规模影院受创程度最大。

从运营成本看,对受访家影院提供的数据分析得出,第一季度每家影院平均收入为34.45万元,平均运营成本为.9万元,不同规模影院运营成本不等,但从对比数据上看,全部影院从年2月开始已经入不敷出。从全国范围看,按全国影院家计算,一季度平均每家影院收入18万元,大大低于受访影院平均数,说明大量非核心地区影院亏损情况更为严重。

同时,通过对比不同开业年限的影院亏损情况来看,开业7年以上的老影院和年以后新开业影院平均亏损情况较为严重,而4-6年较为成熟的影院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

二、放映业一线从业人员面临生存压力,或将导致裁员

受访家影院,平均每家专职员工15.4人,兼职员工7.5人,以此推论全国家影院的一线从业人员总数在30万人左右。

调查显示,在3月底,已有20%的影院进行了裁员,这些裁员的影院大多是座以下的中小规模的影城,依此也可以判断小规模影院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低。另外,裁员影院中,年新开业的影城有7家,占受访样本中新开业影城的29%,疫情对新影城打击较大。

另有12%的影院表示,目前正在进行薪酬调整,不排除后期裁员的可能。这意味着在后疫情时期,如果难以在短时间内复工复产,经营压力将导致影院裁员的比例会进一步增加。

调研显示万达院线旗下家影院,已经有部分经营困难影城人员离职,但尚未进行大规模裁员。经求证网传裁员30%的信息并不属实,但就万达影城系近10人员工来说,平均每月1.3亿元左右的人员成本支出,压力确实较大。

但我们可以看到,仍有68%的影院表示坚持不裁员,以各种方式度过难关、保存实力,以待未来。

三、疫情持续影响下,超过四成影院或面临生存困境

截至目前,将近半数的影院账上资金不足,现金流告急;多达42%的影院认为自己有“关门大吉”的风险;只有10%的影院有可能转手继续经营,此外28%的影院表示“等待总部统一安排”。近年来影投影管公司发展迅猛,新建影院多为资产联结型,影院收入均要上交部分到影管公司,单体影院基本不具备抗风险能力,因此影院的存亡更多要看其所属总部的产业结构和资本实力。

通过对裁员/不裁员影院的亏损状况分析有所发现,裁员确实降低了影院的损失,裁员和减薪影院的亏损额明显低于不裁员影院。不裁员影院中,规模在1-座之间的影院亏损额最大,这一部分影院也是经营成本最高的影院,同时他们也是各地市较为优质的影院,坚持不裁员说明对行业长期信心坚挺,这部分影院的生存状况是需要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疫情下的电影产业对策研究影院生存状况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