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茶山晨韵。吴敏摄
信阳毛尖智能化生产线。马依钒摄
“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信阳毛尖以75.72亿元位列品牌价值十强榜单第三位,连续13年位居全国前三。作为传统名茶,如何保持优势,在产业竞争中历久弥香?河南信阳的新茶人们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产业发展“后浪”不断涌现,茶产业呈现蓬勃活力。
座座茶山、片片茶园,茶农忙一季,闲三季,除了采茶做茶卖茶,别无其他。这是多年来茶产业的固定图景,在拥有多年种茶史的河南信阳也不例外。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主产地,茶产业发展历久弥新,一批新茶人正在赋予传统茶产业新的“内涵”,让这个老产业增添了不少新味道。
“后浪”涌现
年届七旬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信阳毛尖制茶大师周祖宏最近琢磨透了一件事:25岁的外孙女肖珺景必定能扛稳自家的茶旗。
在信阳毛尖主产区河南信阳市浉河区,出生于茶人世家的肖珺景自幼就围着茶篓茶筐转,对信阳毛尖有着深厚感情。年从郑州大学毕业后,肖珺景从都市返回茶山,用心学做一名茶人。还是那片山,也做那杯茶,可肖珺景的思路和办法与祖辈、父辈迥然不同。
“上山上打茶不容易呀,没有那文化掏苦力呀……”茶山的清晨有薄雾,有鸟鸣,一曲茶歌伴着笑声从山间茶垄飘出。这段画面被肖珺景拍下剪辑后,放到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