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指研究院主办,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中指控股(CIH)承办的“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八届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家峰会”在北京国贸大酒店盛大举行。作为本次发布会重点环节之一,《中国城市更新评价指数(广东省)研究报告》隆重发布。本次研究由中指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广东省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协会和卓越城市更新集团四家单位联合发起,中指研究院基于多年沉淀的各类指数系统编制经验,统筹负责“中国城市更新评价指数”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工作。在中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大背景下,报告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城市更新发展研究迈入了指数评价的新时代。通过评价研究推动治理水平、实践水平的提升,助力城市实施更新行动!现将本次报告主要结论梳理汇总,供行业和社会各界参考。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当前,中国城镇化率已超60%,部分城市国土开发强度较高,大中型城市正在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从国家中长期规划来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目标的提出奠定了“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的重要地位。
从地方的实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通过积极推进“三旧改造”一直走在全国城市更新前列。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粤港澳湾区部分城市已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创新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形成了高效运行的体系、先进的经验,并诞生了优秀的城市更新服务商。然而,局部地区虽积累了丰富的案例,但针对城市更新的评价仍然缺乏量化、持续性的跟踪研究。
因此,为了促进未来更新行业更高水平的发展,亟需基于广东已有实践,从行业的视角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城市更新开展科学性、全面性的评价,并进行持续性的定期跟踪,树立行业标杆、形成行业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初衷也是为了通过评价指数的构建和发布对更新行业形成价值引导,引领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使我国的城市更新行动建立在高质量、高水平的经验模式之上。
2
评价体系与方法
研究样本
本报告研究的城市更新是指:实施主体针对特定城市建成区内部土地利用粗放、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差的旧工(商)业区、旧住宅区、城中村及旧屋村等,通过拆除重建、有机更新或综合整治,实现项目品质提升,并能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文生态效益的系统性操作。广东省的城市更新聚焦“三旧改造”,在旧工(商)业区、旧住宅区、城中村及旧屋村方面的城市更新实践起步早、样本量丰富,整体的发展背景、政策框架、价值理念、更新目标更具有相似性和前瞻性,是我们开展初期研究的重要对象。而处于粤港澳湾区的部分广东省城市又是未来我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承担着角逐国际竞争的重大使命,更加需要充分评估城市更新的政策引领、管理赋能和实施成效情况。因此,本次研究以属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肇庆9城为样本开展城市层面的评价研究。在完成对城市的评价后,我们也将基于这9个城市对60个样本项目进行典型做法的分析。
评价指标
我们基于指数引导社会实践的功能、未来城市更新目标导向,依据国内外行业理论研究经验及我国城市更新发展实践,搭建形成评价体系的雏形。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城市更新服务商(及样本项目)调研访谈,对反映核心要素的评价体系进行反复验证和修正,并征询行业专家意见,最终形成本次城市更新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梳理提炼出现阶段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