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创产业的发展进路资源
TUhjnbcbe - 2025/1/6 22:18:00
白癜风分型 http://www.wangbawang.com/zzys/dtsl/2524.html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依托当下“一带一路”及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以资源位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充分把握实际资源位、合理转化潜在资源位和积极开发非存在资源位三个方面分析我国文创产业的发展进路。

文创产业是知识高度密集的产业,文创产品不仅蕴含着历史文化和社会风情,更是当前社会文化积累发展的催化剂。在中国制造走出国门之后,怎么让中国文化也“走出去”?作为中国文化的实质载体,中国文创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国内迅速发展,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创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内主要有以下三个视角:第一,产业融合理论下文创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主要包含张海燕、王忠云()的融合模式研究,石艳()的融合机制研究,丘萍等()的融合效应研究,在融合路径方面,主要是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功能融合、资源融合和制度融合的五大基本路径。第二是价值(链)视角下文创产业转型升级研究。雷新玉认为()应着力将产业价值链的微笑曲线切实构建起来,为文创发展营造新的增长点。顾江()认为要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进行文化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第三是文创转型升级政策及评价研究。郭建晖()、王传荣()等分别探讨国内政策路径及中国文化贸易政策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如何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的语境下赋能文创产业,实现文创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端攀升成为现实的关切,也是研究的缘起。

资源位概念是由昝廷全()以“竞分元资源位”的形式提出的。资源位的存在和被利用是具有时空特征的,分为存在资源位和非存在资源位。昝廷全()提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位对策。虞海侠()利用资源位理论对我国电影产业的商业融资方式进行了分析。代魁()以系统经济学资源位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策略。

文章运用了代魁()资源位理论的分析方法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创产业的发展进路。资源位理论的洞见在于:经济系统的资源位可以定义为在广义资源空间中,能被其实际和潜在利用、占据的部分。资源位具有时间和空间两重含义,在特定空间和时间内,实际存在的资源位是存在资源位,实际不存在的是非存在资源位。根据存在资源位是否能被经济系统实际利用、占据,存在资源位可以分为实际资源位和潜在资源位,资源位是影响经济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充分把握实际资源位

文创产业实际资源位是指实际存在且已经被产业占据和利用的资源。在市场层面,“一带一路”打开了贸易的窗口;在政府层面,政策导向和红利不断供给。在行业层面,文化创意园区集群建设;在技术层面,新的技术形态尝试运用。这些都是文创产业的重要实际资源位,通过把握实际资源位,提高实际资源位的利用效率,是我国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1.贸易畅通赋能文创产业市场空间攀升

在“一带一路”的快速推动阶段下,文创产业要谋求升级发展,扩大出口范围,争取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机会,在把文化产业纳入国家间双边贸易协定。“一带一路”打开了一个窗口,让我国的优秀文化可以输出到世界各地,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让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瓷器、丝绸跋山涉水来到遥远的地中海,不仅是商业上的巨大开拓,更是推动了东西方文化和艺术相融合。“一带一路”倡议同样肩负这样的任务,在“一带一路”带动之下,每周有多个航班往返于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旅游业态发展迅速。而依托于旅游的演艺娱乐商业模型也逐渐形成,文创产品成为新的热点,文化创意产品出口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政策沟通拉动文创产业优势资源集聚

政策扶持往往被认为是后发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影响因素。在国际层面,“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政治安排为“一带一路”的文创发展提供直接的机遇,文化部同多个国家签订文化合作计划,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会和保障,也促使中外文创公司能够加深合作,扩展市场,同时推动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在国内层面,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也为我国文创产业的国际竞争发展提供了保障。

3.平台联通引领文创产业园区集群布阵

文创产业作为新兴萌芽的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各地大力兴办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创相关公司如雨后春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域发展模式与产业整体规划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到年末只有48个园区建成,年时出现井喷态势,达到个,并在年时达到个园区的顶峰。年,园区数量稍有回落,全国正常运作的园区在左右。其中由国家命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各类相关基地、园区就已超过个。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为龙头,以省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为骨干,以各地特色文化产业群为支点,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格局。

二、合理转化潜在资源位

文创产业潜在的资源位是指那些存在但未被产业所占有和利用的资源的集合。将潜在资源位有效转化为实际资源位,为我国文创产业系统所利用,将有效促进我国文创产业系统发展。

1.资金亨通:撬动产业多元融资链

文创产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据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年文化传媒产业融资数量为起,较年下降16%,延续年以来的下降趋势。要实现资金亨通,主要方式是撬动产业多元化的融资链。其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二是融资渠道的多元化”。第一,投资主体多元化。发挥产业资本的力量需要多元的投资主体:在国际层面,实现中国产业资本的国际化,年全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6个国家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亿美元,同比增长8.9%,占同期总额的13%。在国家层面,发挥政府的政策红利,实现政府资金的杠杆效用和示范效应。在行业层面,发挥大企业、大项目、大资本的力量,打通文创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探索建立“一带一路”文化要素市场。第二,融资渠道多元化。推动文创金融,实现互联网金融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年京交会上文创板通过互联网一边连接文创企业,一边对接专业金融投资机构,打破了过去金融机构和文创企业之间存在的“有钱找不到好项目,好项目找不到钱”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大大提高了投融资的成功率,助力文化企业度过融资寒冬。

2.人才汇通:引培产业复合人才链

为了扩大“一带一路”中文创产业的影响力,仍需要加强跨文化交流的专门人才供给,加强文创产业复合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目前,我国的文创产业大量缺乏人才,从文创产业的内容创造和最终销售出口,都难免给人一种无法深入,仅仅徒留表面之感。比如很多的文化园区仅仅停留在以房屋租赁的方式维持发展,空置率较高;尽管现在各大公司都转向文创产业,但缺少专业人才,存在较多急功近利的现象。然文化创作产业和其他产业不同,是非粗放式的发展,而需要精工细作的发展。第一,人才引进。文化产品的创造,需要有内心热爱和尊重中国文化的人,需要时间去引进具有高文化素养的人才,需要时间去孵化精品产品,同时文创产业也需要引进了解国际贸易的国际化人才,建立属于中国的文创品牌。第二,人才培养。文创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大,要求的质量高,人才建设教育的缺口较大。需要人才培养机构,如高校能够把握行业前进动向和社会需求,完善师资队伍,加大硬件投入,深化教学改革,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适应文创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不仅是要培养深刻了解中国文化,并能将其融入现代社会再创新的拥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也要培养掌握现代技术的高科技人才,帮助中国文化落地和大规模生产制作,更要培养市场宣传及销售的专业人才以及了解出口国家风土人情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人才,这样才能够完善文创产业复合人才链,使文创产业可以扎实扩大发展。

3.要素流通:延伸产业跨界融合链

除了提升文创产业自身的硬实力,跨界融合也成为文创产业未来的必然趋势。文创产业通过和别的行业相融合,能够优势互补,完善整体价值链,扩大影响力和感染力。研究表明,文化创意产业业态裂变与跨界融合将重组传统的价值链和价值网络,使创作、传播和展现环节实现协同、高速、沉浸。

文创产业实现要素流通,延伸产业跨界融合链主要包含: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企业融合和市场融合。第一,技术融合。新技术为文创产业发展注入新的生命,技术融合有助于不同产业消除技术性壁垒,最新技术可以推动文化产业内部革命升级,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文创产业也免不了要走向智能化、数据化的道路。第二,产品融合。积极推动文创产业和旅游、体育、信息、工业、农业、建筑等行业不断融合,以增强文创产业的渗透力、感染力和竞争力,提升文创产品的附加值,促使文创产品能进一步融入日常生活,拓宽文创产品生产涉及的领域,不断加强出口竞争力。第三,企业融合。搭建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鼓励传统企业和新型文化创意类公司合作,为传统产业激发出新的火花,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和文化的同时,为其加入当代的生活创意,两者有机结合产出更吸引人的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带动传统企业和文创产业的共同发展。第四,市场融合。在“一带一路”的文创产业的发展中,要加强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的研究和积累,深刻了解出口国的文化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摸透对方市场需求。在扩展海外市场的同时,注重市场价值链的构建,重视生产发展和宣传销售两个环节,注重创意内容的生产,在境外开展文化企业投资合作,构建国际营销网络。

三、积极开发非存在资源位

文创产业的非存在资源位主要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创造出可以为我国文创产业占用、利用的资源。主要包括文创产品内容创新和传播方式的创新。

1.创意融通:打造文创产品创新极

“一带一路”文创贸易虽然红火,但依旧存在着较大的结构问题,我国出口量虽大,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类产品在我国文化产品出口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而真正富有我国文化内容的创意生产品却很少。虽然各地都建立了不少文化园区、大观园、展览会等,但在商业模式上成功的太少。“一带一路”中的很多产业园区仍旧以卖丝绸、茶叶、瓷器为主,并非在售卖文创产品,而是在售卖稀缺资源。而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家,要将拥有深厚底蕴的中国文化融入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文创商品,带动出口贸易扩张,打造中国文创品牌,内容探索极其重要,要实现创意融通,实现文创产品创新,主要把握三个指向:

第一,技术指向。5G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等新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成为文创产业转型的技术驱动力。而文创产业结构优化、内容转型是新媒介技术驱动下的必然结果。互联网与博物馆的结合,让故宫这座历经近年沧桑的皇家宫院、逾90年历史的国家博物馆变得更加“软萌”,故宫开始“放下身段”,让游客“把故宫带回家”。年,故宫淘宝推出了“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顶戴花翎防晒伞、“雍正御批”胶带等一系列文创类产品,产品一上线就成为“爆款”,故宫手机座在1个小时内全部售罄。故宫产品在推广过程中大量使用了HTML5、VR/AR等技术实现了沉浸式的创意体验。

第二,文化指向。立足传统文化加强文创创新,积极开发新的文创产品,大力开发思维创造能力,从根本上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源泉;利用传统文化为现代商业运作模式赋上内涵,重新审视定位优秀民族文化,将其和现代背景相融合,把握文创产业创新和传统文化发扬的平衡点,抓住新时代消费者的新特点和实际需求,赋予文创产品更多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传统的书法、国画和油画,手工类产品如编织、刺绣、软陶、雕塑、黏土、布艺、陶艺、创意DIY等都是文创产品的表现形式,要善于运用文化资源对文化产品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而产出更高附加值产品。

第三,情感指向。以科创能力促进文创产业内部升级,拓展国际视野,深入了解“一带一路”国家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创产业的发展进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