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黑天鹅事件频发,俄乌战争、美联储加息、疫情防控超预期......种种悲观预期下,保险行业遭遇多年未见之低迷困境:内有转型掣肘,外临资本市场接连下行的不景气,投资负债双杀,成为过去一年的行业底色。
回想过去三四十年,行业一路疾行不断攀升,跻身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14亿人口基数下,前景灿烂而辉煌。如今种种情绪相伴而生,不确定性接连而至,尤其是过去的种种增长奇迹纷纷跌下神坛,中国保险行业转型爬坡越发明显,且倍显吃力。固然大多看到未来之方向,但一股疲惫、懈怠甚至躺平的情绪发散传播,缠绕行业。
事实上,这当是信心之缺乏。相对未来之发展方向的讨论,当下的行业似乎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信心,需要重构中国保险行业的增长信心。
而作为最大的国有金融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不仅以之年万亿营收再现稳开高走领航保险行业的保险老大之风,看到了其一体化、数字化、综合化等重点领域的改革举措,更看到了其对二十大报告、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国策理解下推进的乡村振兴、一揽子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多层次保障体系等系列寄金融保险服务于国之大者职责的业务新增长极,似乎展现了极强的发展信心。
这一点,年1月13日召开的中国人寿年工作会议有着更为系统详实的总结分析,不仅回顾了年的所为,也对国寿之未来、行业之未来有着透彻的乐观的深刻的展望。
以国寿之体量和江湖地位,这或许也代表了这个行业的信心。面对年末的从宏观政策到资本市场的向上,再至时隔3年的大团圆年的到来,我们没有理由不对未来抱以乐观。
这也是我们如此重视深入分析国寿这份工作报告和其董事长白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奋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讲话的原因,这不仅是国寿下一步之战略方向,一定程度上也将是行业下一步的发展缩影。毕竟这是一家大型金融央企的判断,且还是行业最大的那家。
1
-InsuranceToday-
国寿之道
跳出保险打开视野,看到更多未来
多年来,保险固然有着不错的增长,尤其是保费为王的岁月中,更是如此。但仅从历史的角度看:任何个人、组织成长到足够强大之时,必须承担更多责任,必须真正融入国计民生。这一点,早年的岁月中,保险行业多有不足,这需要更高的站位,需要跳出保险行业传统商业框架,去看这个行业的所为与可为。这也是正确理解中国式保险业现代化的基础,是保险的专业属性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年的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总裁和核心子公司一把手变更为有着更高视野,跨界而来的金融保险管理者,尤其是董事长白涛更是横跨大型银行、大型国有保险集团、大型国有投资集团等,具有全金融板块经验,对金融之专业性、人民性与政治性有着深刻的认知。
无论是上任之初的《坚定政治立场坚持稳中求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发言,还是年中的《坚持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推动中国人寿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讲话,抑或年9月刊在《学习时报》上的《坚持人民至上回归保障本源》和这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奋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讲话,我们先后看到了其对国之大者的理解,对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认知,和“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的思考,也就明白了“金融报国、保险为民”的初衷,懂得因何积极研究出台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共同富裕等指导意见,及时推出服务稳经济大盘23项举措,建立健全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的原因。
随之看到了中国人寿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约万亿元,农业保险为多万农户提供保险保障近亿元,在办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覆盖多万人;
服务实体经济直接投资存量规模突破3.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近亿元,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项目先后落地的成绩单。
站在这个角度,或许就可在理解国寿的金融央企情怀和政治担当之余,看到更多信心的原因。因为站在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保险行业的发展不仅是行业自身的需求,更有着源自上层建筑的期待。
这是行业最大的信心,但如何发挥作用?国寿给出了他的答案。
2
-InsuranceToday-
承接之术
打铁还需自身硬,万亿营收展新颜
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多么宏大的设想,都需要自身主业板块的强劲支撑。这也是国寿最大的底牌。
我们固然可以看到国寿在服务大局中厚植发展根基,将国家重大战略落实到产品服务上,在健康保险、养老第三支柱业务、长期护理保险、农业保险和责任保险等业务领域持续成长,但我们更知道在更高的站位和未来的愿景图略下,如何落实的具体策略与执行也殊为重要。相对高大上的道之层面,术的层面实乃对企业经营的最大的考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特别是在行业寒冬下,如何强化市场对标,注重规模效益双提升,持续领航市场,不啻为一大考验。
最终还是需要落地结果的验证。年的国寿交上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不含广发银行的情况下,集团合并总资产突破6万亿元大关。据数据显示,广发银行总资产早已超过了3万亿元,这意味着合计在一起的资产已经逼近十万亿元,集团合并保费超亿元。
旗下寿险公司A股市值全年涨幅位居同业第一,乃国内保险公司唯一万亿市值险企;
广发银行营业收入、存贷款规模稳中有增;
资产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位居国内第一、投资收益率显著领先行业;
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有效改善,养老险公司企业年金净增管理资产规模超亿元,持续巩固了行业第一的地位......
可见这份无论是集团层面,还是子公司的系列硬核业绩是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国寿留给市场最深刻的印象。如果再联想起上述道之层面的战略布局和思考,更知未来之信心所在。
3
-InsuranceToday-
的期待
如何乘胜追击,再进一步?
事实上,年对于任何一家险企而言,都是极为艰难的。面对不利的经济环境和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整个行业的下滑,尤其对于国寿这么大体量,又在保险业占据领导者地位的央企而言,年新领导班子展现了新的精气神,且用实际的成绩佐证了上述战略的牛刀初试,那么面对接下来宏观环境已然向上的年而言,或许到了焕然一新的时刻。
如何乘胜追击,再进一步?国寿的方子是“一增一优六加强”:
增价值、优结构,着力加强党建引领、加强干部管理、加强资源整合、加强创新驱动、加强品牌建设、加强风险防控。
具体到各大板块,保险板块要加快转型升级,在新领域拓展上引领行业;投资板块要持续提升投资能力,大力发展第三方资管业务;银行板块广发银行要深度融入集团、根植湾区,加快形成特色优势;其他板块要围绕延伸主业、服务主业,以自身高质量发展为集团整体价值提升贡献力量。
考虑到国寿年的六大重点任务:一是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干部管理使用,三是突破数字化基础设施,四是突破重点改革创新,五是突破业务新增长极,六是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和“发展是硬道理”的昔日经验,可窥到这家保险巨头蓝图,在高度的政治站位下和金融业生命线风控安全线下,将激发干部活力,集中火力攻坚一体化、数字化、综合化等重点领域的改革,以期突破业务新增长极,实现规模与效益的统一,保持持续领先。
如是,随着党的二十大对于金融改革、社会民生等方面做出新的部署安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稳经济、促发展的一系列积极信号,透过国寿之道法术所呈现的与,行业或许可以更为清晰的看到积极因素不断聚集的明天。
这就是整个行业的信心。而今日保险股的再度大涨,或许也预示了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