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海事人这五年的奋斗故事寄情江海不负韶
TUhjnbcbe - 2024/11/5 12:42:00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十三五”期间,交通海事以“三化”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引导,深化价值实践,弘扬文明新风;建设好海事文化阵地,打造海事精品服务品牌,培树了一批先进典型……干部职工理想信念更加坚定,队伍凝聚力不断增强,为建设人民满意海事、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

百川有余水,大海无满波。展望“十四五”,海事人将勠力同心、砥砺前行,进一步弘扬海事精神、凝聚海事力量、提升海事软实力,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履职尽责,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好先行。

意气风发的PSC检查团队。宁波海事局供图

党建引领激活发展“内驱力”

讲述人:杨洋

职务:连云港海事局纪检组组长

我从事党建工作三十余年,时常有新任职的基层党支部书记问我:党建工作如何抓?抓党建会不会影响海事中心工作?如何抓党建促发展?这也是不少基层海事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面临的困惑。

协调重点民生物资船舶优先进港。连云港海事局供图

“十三五”期间,我们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坚持“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问责”的“六同机制”,业务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全面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同频共振。

年,我们在深入辖区航运企业调研时发现,海上风电安全风险隐患已成为重大安全风险的“牛鼻子”之一。为此,连云港海事局党组将“探索海上风电监管模式”列为重点调研主题之一,成立了专门工作组,组建党员突击队,引导党员带头攻坚克难,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印发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事监管规范性文件,填补了行业空白;推动相关企业以联合租赁的形式,引入直升机项目,设立风电运维基地;严把安全责任主体关、施工船舶核准关、现场安全监管关、恶劣天气预警关,打造“人、船舶、设备、环境、管理”要素“五位一体”的海事监管格局,为沿海海上风电海事监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案。

这只是连云港海事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系列成果的缩影,也是全国海事系统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真实写照。

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谱写新时代交通强国海事新篇章和海事系统“十四五”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将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把高质量党建贯穿到海事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和全领域。

校船安全“乐舟”护航

讲述人:林廷满

职务:广西百色海事局隆林办事处副主任

我来自闽西革命老区,来广西海事局报到前,父亲叮嘱我:百色也是革命老区,一定要践行初心,把群众当亲人。

海事人员为乘坐校船的学生检查救生衣穿戴情况。徐碧苑摄

“十三五”期间,我们推进“党旗引领平安渡”建设,用心用情践行初心使命。

年冬天,我和同事巡航到乐业县丁书渡口时,看到多名学生在寒风中等船,但他们等待的却是非法运输的村民自用柳叶船……当时我就想,一定得帮帮他们。

深入库区调研后,我们与乐业县政府沟通,将柳叶船改造为标准渡船。很快,让学校放心、让家长安心、让船主称心、让学生开心的“学生渡”在乐业县开始运行。

年,我们在龙滩库区开展“学生渡”监管服务试点,保障库区学生安全乘船,如今已在两大库区和乐业、隆林、西林3个县推广开来。

年6月,乐业县雅长乡山洪暴发,道路阻断,雅长中心小学的名学生急待回家,我们立刻前往支援。晚上送完最后一批孩子后,校长罗怀帆拉着我们的手,一个劲地道谢。其实,这是我们海事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年起,百色海事局打造“乐舟”学生渡管理文化品牌,并联合滇黔桂三省区海事共建“合海乐舟”工作品牌。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隆林、西林两县政府专门出台政策,建立资金保障机制;西林县政府还为“学生渡”船购买了件儿童救生衣,并在码头安装CCTV监控和呼叫系统。今年,天生桥库区的“学生渡”全部安装了北斗远程安全视频监控系统。

日前在八大河渡口,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序登上驶往各自村屯的校船。“现在不用来接孩子放学了,政府提供的免费校船,很安全,我们非常放心!”学生吴桂凤的家长主动过来握手说道。

暖阳下,船头悬挂的校船旗上写着“校船安全,你我呵护”,这8个用行动书写的大字,就是我们海事人践行承诺的初心!

“四个多一点”创新不停歇

讲述人:陈维

职务:上海浦东海事局副局长

“十三五”以来,我和我的团队聚焦辖区船载危险货物安全监管重点,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机制、手段,精准打击谎报瞒报问题箱,认真做好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监管工作,让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

年9月,我们开发的“船载外贸集装箱危险货物大数据AI预检系统”上线运行,将上海港所有装船集装箱纳入被监管范围,每天自动筛选有谎报瞒报嫌疑的危险货物信息,并及时推送给我们。我们再有针对性地开箱查验,并将查验情况反馈到系统中,对数据库进行补充完善,实现了对谎报瞒报违法行为更全面、更精准、更高效的打击。

今年,我和团队又牵头开发了船载集装箱危险货物全流程、可视化安全保障系统,发布业内首份《疫情防控物资海运运输指南》,在全国海事系统中率先实现开箱查验工作电子化流转。

年年初,我们通过对国际公约的研析、百艘船舶的实访、数千设备的排摸,编制了《船舶排放控制区现场检查指导手册》,同时,通过实施“固定点初查—无人机核查—上船实查”的船舶尾气监测检查流程,实现对港区大气质量实时监测及可疑船舶目标追踪的监测监控。

今年11月,我们又建起岸基在线自动监测、艇载监测设备遥测、无人机移动监测设备定点监测的“海陆空”立体监管网络,为上海港排放控制区监管提供智能化、现代化科技保障。

回顾船载危险货物运输监管的发展过程,从解放思想,到机制联动,再到创新手段,我们探索创新水上安全监管的脚步从未停歇。

作为一名基层海事工作人员,我将把责任分解成一件件细小的任务,把理想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始终坚持“多一点付出、多一点用心、多一点坚持和多一点创造”,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海事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创新工作室海事“尖刀连”

讲述人:王伟

职务:山东威海海事局新港海事处副处长

年,为了激发青年在海事“三化”建设中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培养一批具备担当进取精神和技术研究能力的青年团队,威海海事局党委以VTS团队为主体,成立了“王伟智慧交管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以我的名字命名,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鞭策。我明白,局党委把这块牌子交给我,就是希望我们工作室成为海事的“尖刀连”,我不仅要带头冲锋,而且要带出一支能打敢拼的队伍。

团队如何管理?人才怎么培养?创新如何开展?这些都是摆在我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和工作室成员围绕工作室创建目标,瞄准海事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干,一锤接着一锤敲:

启动《国际航标协会VTS建议案和指南汇编》编译工作,完成IALA涉及VTS运行管理方面的37个建议案及指南的翻译和出版;

全面升级威海VTS运行管理工作程序,并连续获得DNVGL外部第三方审核通过;

对E航海技术在成山角水域应用的可行性及方式进行研究,提出未来5年成山角水域E航海实施方案;

借助3D视景优化VTS人机交互界面,通过智能监管技术进一步实现VTS决策支持工具的充分利用;

……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提炼出“三定三强”组织机制、“三制合一”竞争机制,形成了“项目化运行、矩阵式管理、动态型组织”管理运行模式,工作室的运行管理工作逐渐走向成熟。

放眼整个海事系统,“十三五”期间劳模创新工作室百花齐放,我们的工作室只是其中一朵小小“苔花”。即便小如米粒,我们仍然庆幸,能够汇聚在中华圆梦的旗帜下,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征程中书写着自己的故事。

守望大海的那道光

讲述人:王少苗

北麂山灯塔值守第号志愿者

成山头灯塔。王佳摄

年7月25日,我从报纸上看到温州航标处北麂山灯塔向全国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浪漫”二字让我对这座小岛上的红色灯塔无比神往,便立刻提交了报名表格。

年9月21日,当接到成功入选的通知时,我激动万分,早早准备起前往灯塔的行李。

轮渡还没靠岸,就远远望见一个穿着白色制服的身影在岸边等待。身材高大的灯塔主任杜忠良,方圆脸型,海岛山顶上经年累月的日晒风吹,令他的皮肤又黑又红。

船靠岸后,杜忠良用他粗糙而厚实的大手接过我的行李,放在三轮电瓶车的后车厢上,并用一条手掌宽的木条搭起一副“座椅”。“上去小心点,坐稳手抓好。”他细心地提醒道。随后,他驾驶着“北麂山宝马”,载着我们驶向岛上最高处的灯塔。

我的“灯塔守望者”生活就此开始。

开关灯器、升降国旗、擦拭太阳能板、检查机房设备,以及扫地、洗菜、烧菜、浇花、拔草等,一开始像是归园田居的生活,渐渐有了一份责任和使命。

海岛并不是永远如此宁静。第四天,听到台风“鲶鱼”即将袭来,灯塔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台风来临前,杜主任召集所有人开了个小会,然后带我们仔细检查房门窗户、户外线路、信号设备等,并一一进行加固。

面对这般恶劣天气,我对灯塔工作人员更加心生敬佩:他们默默无闻地把一份枯燥的工作当成自己的使命,并通过长年的训练,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做灯塔守护人,不仅仅要有海岛禅意的寂寥守望,更需要有迎接暴风雨来袭时的坚定果敢。

离开前的那晚,我登上高塔,在灯塔射向大海的光束里,我突然明白了灯塔精神的深意——“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灯塔工作人员以自己的光和热,以自己平凡却又温暖的力量,照亮的不仅是海上来往的船只,更是在照亮人、感染人、鼓舞人!

以文化人深海扬帆

讲述人:钱缘

职务:深圳南山海事局赤湾海巡执法大队队长

深圳这座城市处处散发着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文化气质,立足于此的深圳海事,也孕育了以“创新、质量、超越、和谐”为核心理念的深海文化,支撑着我扬帆深海、不负韶华。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海事监管服务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我迅速带领“深海女子开箱队”自主研发的“海事智能AR现场支持系统”,在海事系统首创实施非接触式AR防控方案,实现疫情防控期间船舶现场“云”监督和“反向”远程开箱检查,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5年前,我提出“建立我们自己的危险货物数据库,做到随时可查、一秒反馈”的设想,团队的姑娘们凭借着一股敢闯敢试的劲头,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将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的条数据录入电脑,并自学成才,建立起自己的危险货物应急数据库。

年,我们开始自主研发“海事智能AR现场支持系统”——从上百种可穿戴式智能硬件设备中比选出工业级应用智能眼镜,通过视野叠加投影技术,将危险货物应急数据库呈现在眼前,现场检查人员可以一边检查单据一边语音控制,货物信息就清楚地叠加在视野下方,还可以直接进行拍照取样,并录入数据平台。

从初来乍到的海事新人,到如今的海事“老兵”,潜移默化中的深海文化早已深植我的内心,在我工作的十几年中,几乎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她赋予我的使命、责任、勇气和温暖。

崭新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可能,优秀的文化给予我们一往无前的力量。以深海文化为代表的一系列海事文化品牌正熠熠生辉,激励着广大海事人在改革发展中勇挑重担、披荆斩棘,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撑我们在交通强国海事篇建设的道路上初心不改、步履不止。

责编|陈雪飞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事人这五年的奋斗故事寄情江海不负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