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护佑历史文化“新天堂”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自古以来,苏州就是文人墨客笔下令人魂牵梦萦的江南水乡。这个拥有近年历史的古城,依然散发着独具意韵的迷人魅力。近年来,江苏苏州两级法院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凝聚合力,守住历史之根、留住城市之魂,让文化传承“活”起来,让千年古城焕发“新生机”,为护佑世界闻名的“新天堂”贡献司法力量。
护古城人文之美养千年文明底蕴
图
姑苏区法院干警带着苏州市山塘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沿着山塘街边走边讲边学法律知识。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中心的姑苏区,是全国首个也是当前唯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如何通过司法保护文保古建,是姑苏区人民法院一直思考探索并不断付诸实践的课题。
顾家花园13号是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苏肇兵的故居,年被列入控制保护建筑名单。建筑所在街道受托与古宅所有权人签订了《搬迁补偿安置协议书》,但和古宅承租人之间迟迟未能达成撤场协议。街道无法顺利收回顾家花园,于是诉至法院。
“类似案件我们遇到不止一次了。”承办该案的姑苏区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法官李成表示,从唐寅园到平江路,再到山塘街、盘门等,近年来涉名园古街房屋租赁、搬迁纠纷多发,而姑苏区法院始终根据利益平衡原则,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经调查,顾家花园古宅内共住有23名承租人。“为最高效审结案件、最有力保护古建筑,我们参照此前成功结案案件的判决文书,积极与他们开展庭前协调。”李成说。法院、街道、社区通过合力调解,一揽子解决了多方矛盾,既保障了被告的合法权益,也顺利收回了古宅。
古城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凝聚内外合力。据姑苏区法院副院长徐侃介绍,法院成立了古城保护司法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业审判团队,针对涉园林、工艺美术、建筑、丝绸、大运河等11大系列历史文化保护类案件,开辟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同时,积极构建网格化联动机制,有效推动古城历史文化价值与功能的恢复和焕发。
位于吴中区灵岩山西麓的韩氏祠墓也在多方合力推动下重现生机。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