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022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报告发布
TUhjnbcbe - 2024/10/16 15:50:00
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 https://m-mip.39.net/pf/mip_9058752.html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近日发布《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报告》。在新冠疫情带来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下,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今年受到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预期维持低位。但随着疫情政策的调整,以及扩大内需等政策的出台,市场的预期快速提升。我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文化与旅游产业数字化趋势明显,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显现了韧性,并孕育着新的机会,这些不但体现在了今年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的结构性表现中,同时也是未来文化与金融合作深化的方向。

回顾年,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文化与旅游产业及其投融资市场今年受到疫情反复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年1-11月,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活跃度有所下滑。年1-11月,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整体融资次数与融资金额同比分别下降50.1%和82.5%。私募股权市场与并购市场发生融资事件次数较年同期分别下滑42.1%与36.3%。

图表1:-年1-11月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融资次数与融资金额

产业短期业绩承压。年前三季度,A股文化上市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出现双下滑。企业净利润降幅较大,同比下降35.4%。旅游A股上市企业营业收入持续下降。受到新冠疫情反复的影响,旅游上市企业单季度业绩有所调整,三季度单季度净利润自年以来首次转亏。

第二,从长期看,随着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以及经济政策的落地,投融资市场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信心得到很大的提振。

11月以来,在“防疫二十条”等最新防疫措施基础上,国内多地宣布优化调整防疫政策,资本市场对于文化与旅游产业的预期回升。从A股文化上市企业各领域股票涨幅情况看,以线下消费为主的文化娱乐领域及文化传播渠道企业涨幅较大。利好效果最先在头部企业显现,随着消费市场的逐渐恢复,会向腰部企业、中小企业传递。预期的恢复有利于文化和旅游企业在投融资市场融资活动的恢复。

图表2:年11月28日-12月9日A股文化上市企业股票各领域涨幅情况

当然,近年来我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习惯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也是之后文化和旅游产业创新消费场景的机会。如在旅游产品的选择方面,周边游与深度游成为趋势。在文化娱乐消费习惯方面,消费者线上观影模式逐渐成熟。新的消费习惯给线下文娱和旅游消费带来了新的消费需求,为产业带来新的变局。从文化和旅游企业再融资的项目来看,围绕主营业务进行的产品与服务升级的融资项目不断增多。

第三,产业发展表现出韧性,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明显。

近三年来,文化和旅游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聚焦主业,强化创新,提质增效。文化和旅游企业逐渐转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重点培育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能力,资源向优质项目集中。年多部优质影视剧频出,如人世间、万里归途、长津湖等均成为年度爆款。同时,文化和旅游企业不断探索数字技术在产业的创新应用,如曲江文旅、黄山旅游等纷纷发行数字藏品,数字文创纪念门票。主要数字文化平台从硬件、软件、内容和生态几个方面探索元宇宙的应用,探索产业新的发展极。此外,文化和旅游龙头企业积极抓住海外旅游市场复苏契机,拓展海外市场,如复兴文旅、华住酒店三季度海外业务增长强劲。

投融资市场积极支持文化与旅游优质项目的发展。受益于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红利,年1-11月,不计算个别超大型项目,文化企业A股首发融资整体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28.0%。首发融资项目单体融资规模扩大,体现出在文化产业景气度不高的环境下,优质文化企业仍保持较强实力和成长韧性。

图表3:-年1-11月文化企业IPO融资数量与融资金额

第四,文化产业数字经济趋势不变,投融资市场创新赛道逆势增长,孕育着未来发展的新动能。

从年文化产业投融资热词统计情况看,元宇宙、区块链等赛道的投融资活动呈现逆市上升态势。其中元宇宙赛道上,投融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元宇宙娱乐平台、虚拟人与社交社区三个领域。在VR/AR投融资赛道上,项目在消费终端和内容生产两个领域均出现明显增长。在AI投融资赛道上,利用AI技术在音视频领域提供分发服务项目、虚拟人项目增速明显,而利用AI技术进行设计、内容制作的项目逐渐得到资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2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