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区块链已经来临,行业机构间将走向更加开放的发展模式,协同合作将更加紧密。”在3月1日的《巴比特产业迎新大课》上,云象区块链创始人黄步添这样说道。
确实,在刚过去的一周,产业区块链依旧稳步推进。
政策方面,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河北等省(直辖市)以及郑州、福州、玉溪等市发布的各项文件中,均提及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产业研究方面,产业界、学界、政界代表均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但我们还是呼吁研究要落在实处,不能好高骛远,纸上谈兵。
产业应用方面,在防疫抗议后期经受考验的区块链,开始被用于复工复产。经此一役,区块链在政府部门的接受程度有了明显提高,这个成绩实属不易。
上市公司方面,依旧充满故事,喜忧参半。百度财报在提区块链,“矿机第一股”嘉楠科技遭集体诉讼,飞利信频蹭区块链等热点后大股东却开始宣布减持。
产业政策:五省三市发布文件,政务服务成区块链落地主战场
北京:建立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电子身份认证信息系统
2月28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加快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的意见》。文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切实减少疫情影响,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意见。其中包括积极推广金融业务电子化申请和办理,建立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电子身份认证信息系统,最大程度减少信贷申请材料,推动客户申请材料互认,避免“重复证明”。
上海:深化“一网通办”改革,鼓励借助区块链等技术
2月24日,上海市政府发布《年上海市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工作要点》,《要点》指出,要鼓励各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借助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在业务流程优化再造、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便企利民应用、“AI+一网通办”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浙江:加快区块链能等新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
2月24日,浙江省委宣传部印发《关于积极应对疫情推动文化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挥我省数字经济优势,加快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
广东:加强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
2月2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公布了《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年工作要点》。《要点》提出,加强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提升自主创新核心能力,守住安全底线,进一步夯实数字政府基础能力。
河北:促进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的应用
2月28日,河北省科技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区发展具体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促进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广泛应用,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提升高新区对复杂形势的应对处理能力和资源聚合能力。
郑州:6月底前,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区块链技术,打造“郑e登”
2月28日,郑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郑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税“当场办、当天办”工作方案的通知》(郑政文[2]号),提出年6月底前,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区块链技术,打造“郑e登”,推行标准化、一体化,构建系统数据信息直连互通。
福州: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政务数据资源的高效管理
2月29日,福州市发布《年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指出,在深化数字建设载体方面,福州市将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现有政务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归类、清洗,梳理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和数据关联图谱,实现政务数据资源的高效、弹性管理。
云南:积极发展区块链等新业态
2月24日,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持经济稳定运行20条措施》,文件指出,红塔区着力推动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聚焦聚集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居家办公、大健康、区块链等新业态、新产业。
简评:
虽然并未出台针对区块链产业的专项扶持政策,但是从以上五省三市的文件中,可以看到,区块链在政务服务的应用最多,8份文件中有5件均有涉及。据此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年,政务服务依然是区块链落地的主战场。
产业研究:需要瞭望者,更缺实干家
蚂蚁金服区块链技术总监:跨链标准、硬件化、IoT融合成为三大趋势
2月25日,蚂蚁金服区块链技术总监、达摩院区块链资深技术专家闫莺表示,基于目前的区块链业务发展趋势及技术的积累程度,预判年总体上成熟的业务将会从单链协作迈入跨链协作阶段,形成更大规模的业务价值网络。在技术方面,跨链技术架构趋于统一,异构特性、应用特性会进一步升级,有望演进出更多贴近真实应用场景的组网方式、跨链模式及应用功能,同时也有望催生出跨链标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盘和林:产业界会将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加速应用实施
2月24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刊文表示,总的来说,数字经济的发展包括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大部分,在此次抗击疫情期间,人们不仅看到了许多传统产业可以通过数字化克服空间障碍来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服务,也看到了数字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此为契机,产业界会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加速应用实施,各种应用场景将会层出不穷。
全国政协委员王一鸣:推动区块链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
2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在人民日报上发文指出,这次疫情为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机遇。要顺势而为,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
深资三农领域专家: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打造「全国农村资产数字化电子登记平台」
2月25日,深资三农领域专家、中农融信公司董事长张丹丹发表文章《战疫之下的农村金融创新》。文章指出,要想让中国农村金融快速发展,让农民拥有金融服务通道,最关键的问题是亟需唤醒中国农村资产,为农村资产赋能,真正激活几十万亿农村各类资源、资产的价值。她提出,在农村资产数据化方面,以县域为单位,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以单个农民、农户、农场主等经营者为主体、以土地等资源、生产产品、经营权、使用权等各类资产为核心的「全国农村资产数字化电子登记平台」,逐步把全部实物和权益性资产变成电子资产,加快资产数据化步伐,并且对接各级政府、产业、农户已有的信息化系统,形成底层数据库,相互核验。
简评:
最后一位三农领域专家我不熟悉,但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业者,很接地气。实际上,经过这么久的市场教育,相信让大家谈起区块链理论,几乎每个人都能讲一大堆,但若是把理论落在实地,和具体业务结合,却并非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行业发展,需要瞭望者,也需要实干家。需要着眼宏观,也需要立足微观。比如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2月5号,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区块链在农业领域的运用,紧接着在12号、13号、17号,农业农村部印发的三份文件再次提到区块链在农药质量溯源、智慧监管和业态融合的运用。遗憾的是,以上举措鲜有引起专家学者的注意力,更别说掀起区块链在农业领域的探讨和研究了。
产业应用:区块链助力复工复产
浙江:运用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2月29日,经济日报刊文称,“能否复工,是否安全”,是落实农民工复工最复杂的一步。数字信息技术在指导企业有序复工上发挥了突出作用。浙江在疫情防控、员工返岗隔离、上下游联动等过程中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确保疫情可控的情况下,从2月10日开始,因地因时、分类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大数据”还让浙江的电商、物流和快递在城市社区内畅通起来,努力实现“人受控、物畅通”的目标。
深圳:上线区块链电子发票极速版
近日,为了使区块链电子发票快速辐射更多复工复产的小微企业,深圳市税务局紧急启动开发计划,在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