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年近40,一名从事电脑生意长达10年的老油条,最近有了新的梦想,成为一名职业作家。
梦想像东哥一样靠着电脑起飞从30岁开始入行搞电脑,曾经以为可以像刘强东、马化腾、贾跃亭一样,从电脑出发通向成功之路。开始充满梦想,踏上财富自由之路。然而我们始终看到的只是成功的少数几个人,大多数人依然徘徊在行业边缘,苦苦挣扎,前路迷茫,他路彷徨,慢慢地消磨着这原本年轻的群体。
和东哥一样的梦想入行之初,自以为很聪明的小龙看到了县级的批发市场,然后果断地以10万起家,开始电脑批发生意。受限于资金,开始小批量地拿货,没有雇佣任何员工,老板负责所有事情,跑业务、送货、接单、售后,一人全部做完。夫妻俩配合,小龙负责外联,小龙的妻子负责内部。虽然很苦,但是硬是每天用一辆破烂的电瓶车跑完了差不多整个县城周边的市场。经过半年的努力,建立了很多比较稳定的业务关系,业务从此便起来了。
那几年火热的电脑生意从最初的一家批发店,到后来的3家批发店,短短的两三年车子、房子全部实现。当时的小龙意气风发,甚至当时的某大品牌省总代多次主动上门要和我们合作。然而高光的时刻总是短暂的,15年开始,小龙发现当年行业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下游店铺不断地关门停业转行。但是在当时我的判断,电商行业对于电脑这个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行业,无法完全取代,电脑店仍然具有一定的存在价值。没有放弃,只是稍微有些动摇。
线下电脑行业日薄西山,艰难转行直到17年的时候,才真正发现,原来真正要打垮电脑店的不是电商,而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不只是要打垮电脑店,而是要将个人消费电脑行业连根拔起。关店,遣散所有人,小龙从3店缩回两个店,重新回到夫妻店的行业。
百脑汇气数已尽然而,电商叠加智能手机的双重打击下,连唯一经营的店铺也生意惨淡,习惯了数钱的小龙突然感动无比惊恐,这样下去恐将如温水中的青蛙,被煮死而不自知。不甘失败的小龙决定无论如何也要闯一闯。
胡乱创业,蒙眼狂奔文化还算可以的小龙盯上了教育市场,一向做事风风火火的他,经过一个月的计划,注册了一个万的教育科技公司。隔行如隔山,初入教育行业就想做教育平台的小龙并没有如愿,经过半年的折腾,所有投资如泥牛入海,消失殆尽。
进入基因检测行业18年的时候,不死心的小龙又盯上了当时很火的民用基因检测市场。本身是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的小龙,对基因检测这一项目并不陌生,特别是当时比较火的癌症易感基因检测和儿童天赋基因相当感兴趣。一家来自江苏的上市公司抛来橄榄枝,小龙轻易就上了船。两个月内租了办公室、请了人,交了省级代理商保证金就这样开始了。没有资源、满头雾水地摸索前进,结果市场再一次无情地打了小龙的脸,挺了将近一年,业务量太少,无法维持正常的经营。小龙又只好灰溜溜地回到电脑的起点,帮老婆一起看店。
小龙毕竟是小龙,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只要没死,我就一定要折腾一下,不成功誓不罢休。
20年的时候,疫情松下来不久,好久没有折腾的小龙又开始了,还是紧盯教育不放,因为他说从骨子里感觉自己就是个教育专家。自家的孩子全是自己辅导的,没上过一天补习班的孩子仍然非常优秀。这份自信让小龙又搞了一个教育公司,主要业务是帮助k12阶段的培训企业招生。听起来很完美的一个计划,做起来确实也不像前面的公司那样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并且业务开展还算顺利。公司在第二个月的时候就获得了几个不大不小的合同,看上去一切都会进入正轨。
成立初升高教育公司尝试作文,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期间,小龙为了开展业务,开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