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8/22 23:30:00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历史中延续和发展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而且对促进传统中国的经济繁荣、政治发展、社会凝聚、道德进步和文化丰富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作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跨越时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成为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优势和根本动力。文化产业是当代社会新兴的一种市场化的产业形态,是文化生产与传播的主要载体,涉及文化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文化产业门类丰富多样,涉及领域广泛,发展前景光明。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产业的繁荣,都离不开对带有本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不仅源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现实需要,人们的心理、情感和审美的内在需要,更源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传递、文化传承的根本需要。优秀传统文化对文化产业的勃兴具有重要且长远的经济价值。越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越具有消费价值和国际竞争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非仅仅存在于过去,其诸多内容可以通过符号化过程成为符号消费商品,实现文化元素向文化资本的转化,适应当代社会看重文化内涵的消费观念,成为当下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时尚事物。作为追求个性和文化底蕴的消费方式,符号消费的一个重要特征即通过产品设计和消费来体现消费者的个性、品位和社会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所体现出的鲜明的民族特征、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条件。如传统汉服逐渐走红,再成为时代流行的时尚服饰,汉服设计和制作正在与摄影、婚庆等行业结合,发展前景蔚为可观;地方旅游业以文化为亮点,运用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原有旅游景点、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打造出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些都是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的产业化增长潜力——新生产力。无论是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和文化辅助生产等产业门类,还是文化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和服务等产业环节,都可以通过开发和包装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优秀传统文化对文化产业的兴盛具有深刻且深远的精神价值。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构建民族框架的有机命脉。文化产业要想持续兴盛,就必须考虑到现代人精神需求和精神消费日益强烈的社会现实和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腾飞和国人物质生活的富足,精神需求在基本需求中的比重逐步增大,人们平时更加注重有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的消费和消遣方式。过一种更有学养的生活,成为国人日益追求和奉行的新的生活理念。文化产业借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家、儒家文化的哲学思想,为人处事的智慧、格言,中国传统雅俗文学和历史典故等,可以给国人日常的精神生活提供丰富给养,增厚国人的学养和素质;借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之道,可以为国人开阔心胸、寄情经典、慰藉心灵、纾解现代生活的精神压力。加强开发相关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文化产品无疑是促进文化产业兴盛的重要着力点。优秀传统文化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广泛且公认的社会价值。文化产业虽为产业,却内含着对社会效益的首位追求。如今,社会价值也越来越被消费者与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