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中国文化传媒集团首次发布“文旅中国百城百艺”传播活力评估报告,在汇总展示榜单上,广州非遗活力遥遥领先。此次评估报告统计时间为年5月1日0时至5月31日23时59分,以月度为单位对平台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态势研判,为管理机构和社会各界及时分析研判非遗活化传承状况、因材施政提供参考,将推动非遗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可持续发展,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广州非遗活力遥遥领先
集群式创新发展印证城市文化脉动
在活力汇总展示榜单上,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以的高活力值位居榜首,广州市增城区、海珠区、黄埔区、越秀区、天河区、番禺区、南沙区、白云区、花都区、从化区全部位居榜单前七名,几乎“霸屏”榜单;在非遗分类活动展示榜单上,粤剧位列传统戏剧类前十,粤曲位列曲艺类前十,粤绣(广绣)和粤绣(潮绣)位列传统美术类前十,广东音乐位列传统音乐前十,狮舞(广东醒狮)位列传统舞蹈前十。
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页面
数据源于实力。近年来,广州在盘活非遗资源,培育整体生态,促进非遗文化集群式、产业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卓有成效。
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永庆坊时指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这一理念始终贯穿在广州打造产业化非遗集群的过程中。
青石板、镬耳屋、满洲窗、趟龙门……坐落在荔湾区恩宁路的永庆坊,充满了西关风情,抬头是斑斓的满洲窗、错落的镬耳墙,低头是悠长的麻石路、青砖的石脚墙。一砖一瓦、一花一木,皆构成城市肌理。在这里,新潮网红店与传统建筑交融共存,粤剧、广彩、牙雕的等传统非遗文化与新注入的时尚文化交相辉映。
正在改造的广州永庆坊二期
不仅是永庆坊,在广州,地区整合非遗品牌打造产业化集群已是常态化模式。年8月8日,“岭南之窗”广州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区启动。该项目是以广州塔、广州国际媒体港为核心、以其周边沿江区域为基础空间,以非遗展览展示展演为主题内容的广州文旅融合创新项目。借助这个平台,广州1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广州塔展出,蕴含深厚岭南文化底蕴的非遗文物展览与美轮美奂的粤剧展演、创新鲜活的非遗文创“潮墟”获得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