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持续展出的“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以精心修复过的妇好墓司丂母斝、庚儿鼎等一级文物“领衔”,将史料档案、文物原件、复制品、标本、修复工具、仪器设备等各类实物有机结合,再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年来关于青铜器、书画、文献等文物的修复、复制技艺及其成果,各个时期文保理念与技术的发展进步,精彩的展示、专业的表达、生动的科普,吸引了各界观众。
这只是我国文保行业典守文脉、守护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状况得到有力改善,“十三五”期间完成6.2万件(套)国有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但同时应看到,目前我国文物工作尚处于抢救性保护阶段,需要修复的馆藏文物数量不小,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缺口较大、人才断层等问题亟待解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修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人才兴业。文物修复是近年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