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国倩
通讯员党波涛
12月30日,《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成果在线发布。《报告》显示,旅游市场在转型,旅游业发展新格局也在悄然形成,推动这一新格局形成和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游客对武汉旅游形象感知显著提升;乡村旅游发展助推居民获得感显著提升;女性旅游从业者主体地位凸显、韧性行为特征鲜明。
年,湖北在省域旅游业中的潜在竞争力位列第一梯队;武汉的旅游综合竞争力、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在副省级城市中处于第一梯队。
据了解,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自年以来,每年定期编制、出版年度研究报告,今年已是第十一本报告。此次《报告》依旧遵循“盘点分析—综合评价—发展对策”的逻辑路线,从全国、区域、省域、重点城市等不同空间尺度,对疫情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全面、清晰地反映了疫情冲击下各地旅游业发展的支撑环境、现实水平和潜在能力。
武汉整体旅游形象呈向好发展态势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年可能是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最深,旅游市场景气程度最弱的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旅游市场在转型,旅游业发展新格局也在悄然形成。推动这一新格局形成和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人”。
基于此,年的《报告》聚焦中国旅游业新发展格局中的旅游核心利益群体——游客、目的地居民、旅游从业者等,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赴汉游客旅游形象感知、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获得感、乡村旅游目的地女性旅游从业人员韧性发展以及新发展格局下旅游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