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运河今日速览首届丝路运河绿色世界生
TUhjnbcbe - 2024/5/13 17:38:00

今日看点

首届“丝路运河·绿色世界”生态与文化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这是年的首个国际论坛,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的首个践行之举,1月10日,“丝路运河·绿色世界”生态与文化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此次论坛秉承“大中华、大环境、大联合”的理念,以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整合国际国内政府、企业及科技资源,为中国大运河区域与世界52个运河国家、多个运河城市的生态与文化交流搭建平台,分享成功经验,共同面对问题和挑战,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携手共创美好的“绿色世界”。

此次论坛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和大运长河生态文化中心共同举办,新亚太文化艺术联合会协办,主题是“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新格局、新机遇、新未来;“丝路运河”生态与文化国际合作,共建、共享、共赢。

论坛组委会主任姚赛表示,我们将与国内外朋友一道,每年举办一届“丝路运河·绿色世界”生态与文化国际论坛,在欧洲有关国家,开设“丝路运河”生态文化驿站,为我国运河区域与世界运河国家,搭建交流桥梁。

激活年节新消费!“好客山东贺年大会”启动

1月14日,“好客山东贺年大会”暨黄河年货大集在济南启动,活动以“过年就买山东货过年就在山东玩”为主题,展示并推介春节期间具有山东特色的好品、好景、好去处。

据了解,该活动由山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东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

启动仪式在热烈的中国鼓《前“兔”似锦》中拉开序幕。活动现场,发布“过年就在山东玩”系列产品,全省将推出“好客山东贺年大会”云端购物节、来古城过大年、冬春文化惠民季、温泉嘉年华、非遗年货购物节等余项活动,邀请广大游客来山东过大年,在山东赶大集、尝鲁味、逛古城、品非遗、看展演、赏花灯、趣滑雪、泡温泉。推出冬季文旅康养十大旅游线路,诚邀大家在齐鲁大地来一场养身又养心的冬日康养之旅。现场还发布了"好客山东贺年大会"冬日好景、康养温泉、活力滑雪推荐名单,为广大游客过年出游提供参考。

为激发冬季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各市文化和旅游局、金融机构、国有企业、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推出21条支持冬季文旅消费的优惠措施,让广大游客“惠”游齐鲁。(刘英范薇唐晓宁)

非遗过大年河北场非遗展示送“文化进万家”

年河北省“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活动14日在河北石家庄启动。其间,河北全省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将通过现场展示与线上展播形式陆续呈现,为广大群众带来一个别样的中国年。

此次活动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活动在河北博物院设主会场,河北各市设分会场,同步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展示活动。

活动现场还开展年味非遗特色项目体验展示活动,邀请武强木版年画、行唐剪纸、石家庄手绘京剧脸谱、保定手工编绳、邢氏刺绣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演示制作,同时开设体验区,观众可以亲自体验年画印制、剪窗花、绘制风筝,将作品和年味带回家。同时,“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主题活动在河北各地以多种形式红火开展。(李晓伟)

运河政务

江苏、河北、浙江省政协委员聚焦运河

江苏省政协委员郑晶:文旅融合让大运河博物馆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1月14日,江苏省政协委员、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走出会场后写下了一个“运”字,她解释道:“这既是‘大运河’的‘运’,也是‘高质量运营’的‘运’。”

自年6月建成开放以来,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线下参观人数就已经突破了万。作为一座非常“年轻”的博物馆,随着运营步入正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接下来能做的事还有很多。一方面,郑晶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充分发挥好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大运河专题博物馆中的龙头作用,搭建起一个平台,向公众更好地介绍大运河给沿岸人民带来的美好生活,以及大运河中所蕴含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郑晶希望可以推出更多的、富有大运河特色的高质量文化产品,给扬州本地市民带来文化滋养的同时,也向更多的外地游客传播大运河相关的历史文化。

在此基础上,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未来还将进一步推出具有运河特色的展览体系,同时引进一些世界文明系列、世界文化遗产系列等多元类型的展览,让这里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博物馆和城市相互赋能,既可以体现中国大运河全流域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够整合江苏境内的文化遗产资源,形成更好的运河文化产品来向公众进行展示。”郑晶表示。(陆威杨晓珑)

河北省政协委员冯月亮:传播运河文化讲好河北故事

00:43

在年河北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沧州市磐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月亮建议,在大运河沿线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传播大运河文化,擦亮沧州城市名片。

在冯月亮看来,弘扬大运河文化有利于挖掘、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对于讲好河北故事、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好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长城文化旅游带、大运河文化旅游带等建设,构建环京津旅游风景道体系,建成一批旅游名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休闲度假新时尚。

为此,冯月亮建议,以御碑苑、谢家坝水工智慧博物馆、非遗展示中心为载体,让广大民众从馆内陈设、书画诗词了解到沧州大运河发展历史。邀请大运河沿线的8个省、35个城市的专家、学者开展大运河文化带云端系列对话活动。

围绕沧州大运河举办经济、文化、杂技、武术等一系列特色论坛,挖掘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推动运河沿岸文化产业发展。开办创意市集、运河沿岸体育系列运动、阅读城市接力活动、文化联展、线上摄影和绘画作品评选和展览、大运河文化创新创意设计大赛等文体活动,融合大运河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加强网络宣传,创办品牌节目,制作影音作品,向世界讲好大运河故事。(袁立朋胡晓梅)

浙江省政协委员建议三大世遗“抱团”数字化

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西湖文化景观、中国大运河(杭州段)、良渚古城遗址,它们是浙江面向世界的金名片,如何让其“能量”最大化?在今年举行的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政协委员章献民代表民革浙江省委会发言时认为,三大世遗可以在数字化联动上先行先试,应建设省级层面的世界遗产数字一体化平台。

章献民说,当下,三大世遗的集聚效应和综合效益“能量”释放远远不够。原因何在?他认为,从联动保护利用来看,西湖、大运河是要素复杂的大型活态遗产,良渚古城遗址是典型的超大型土遗址,两类遗产都属于遗产保护利用中的难题,加之各遗产管理体制不统一,管理机制不一样,专业力量不平衡,因此影响了三大世遗的集聚效应和综合效益的释放。

章献民建议,要以世界遗产数据底座和数字一体化平台为依托,打造浙江省世界遗产保护利用特色应用场景,联动发挥三大世遗保护研究、社会化参与、文旅融合转化等综合效益。他提议,要提升社会化参与,可探索打造“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社会化参与应用场景”,创新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社会化参与渠道;要促进遗产活化,可探索打造“世界遗产价值转化利用应用场景”,联动各遗产资源价值转化、专家学者价值解读,联动政府、市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推世界遗产资源的活化利用,形成世界遗产文旅品牌矩阵效应。(谢盼盼)

沪嘉两地共商文旅复苏举措助力嘉兴文旅复苏

1月13日上午,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嘉城集团与上海铁路国际旅游集团围绕提升“南湖·”红色旅游列车运营体系、延伸红色文化内容、拓展沪嘉两地旅游市场、提高文旅消费券发放有效性等内容进行了深度的探讨和对话。

会上,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周静强调,嘉兴旅游资源丰富,坐拥南湖旅游区、乌镇、西塘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旅游事业大有可为,大家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即将全面复苏的旅游市场谋篇布局。一是要推出新春文旅惠民消费活动,实行国有景区免费游、举办文旅活动、出台优惠政策等;二是要做好“南湖·”红色旅游列车这篇大文章,把红色列车作为嘉兴积极打造的旅游载体,更大程度地实现嘉兴、上海两地旅游资源的互动、结合;三是充实红色旅游文化内涵,红色资源不能仅限于南湖景区,要拓展到美丽乡村、运河古镇、秦山核电站工业基地等领域。

上海铁路国际旅游集团公司董事长李业明指出,南湖红色旅游列车自开通以来,以列车为核心的旅游线路已经得到了工会、党校等团体游客的充分认可和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河今日速览首届丝路运河绿色世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