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疫情给文化产业带来了哪些影响中国经济网
TUhjnbcbe - 2023/11/12 21:50:00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3日讯(记者成琪)年年初的一场疫情,给中国文化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从博物馆闭馆到景区停业,从电影春节档撤档到演出停演……一切似乎都按下了“暂停键”。在全民抗击疫情的同时,文化产业人也在积极地探索各种可能性。云直播、云综艺、云导游……一系列的线上形式迅速填满着我们的生活。

随着春天的到来,各地都在努力复工复产,文化产业在疫情后将何去何从?疫情会给文化产业带来哪些影响?后续整个行业将发生哪些变化?最近大火的“新基建”对文化产业领域又将有哪些影响?近日,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连线了几位业内人士,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各自的看法。

嘉宾:(以姓氏字母为序)

高宏存:创新工程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金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文:业内人士

宋洋洋: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周礼文:聚合资本管理合伙人、董事长兼总裁

中国经济网记者:疫情给文化产业带来了哪些影响?

高宏存:有积极性影响也有消极性影响

我个人认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影响,具体到不同领域还是有差异的,从整体上讲,有消极性影响,也有积极性影响。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看才能全面:

所谓消极性影响就是在疫情期间采取的一些举措,对于空间聚集性、人员密集型的文化行业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说电影、旅游等。虽然一些电影后来转移到网上,网上观看的人数增加也是可观的,但整体来讲,影响还是很大的。对旅游行业来说,每年春节前后是我们国家旅游的旺季,因为疫情影响很大。

另外一方面也有积极性影响,对传统文化行业的新业态发展是有促进作用,比如说互联网教育,通过这次疫情,我们的传统教育,包括大、中、小等学校,都加大了网络课程。应该讲,这些新技术新方式,对传统行业的改造,提升和利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金巍:上万亿的营收损失肯定是有的

文化产业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至少在国内疫情背景下是这样的,在全球疫情持续的情况下还需要观察。主要的影响有两个层次:

一个是成本增加、营业收入下降。大部分企业在二月疫情之后会进入亏损状态。影视、演艺、文旅、会展受影响最大。

第二个是事实上进入破产状态,企业解散了。文化产业中小微企业较多,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没有复工复产,这些企业员工和企业的粘性小,事实上很大一部分企业的员工重新回到原岗位的可能性不大,要么是企业已经不在了,要么员工已经自寻生路。

从文化产业领域来看,这次疫情造成的损失还很难估算,但仅就现在的情况而言,上万亿的营收损失肯定是有的。

宋洋洋:破坏文化消费循环倒逼供给端数字化

我认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破坏文化消费循环。

首先,消费循环是文化产业主传导机制,其速度和连续性决定了文化产业的总量与质量。新冠肺炎的高传播性导致各地防控升级,线下消费空间被强制隔断,无论是景区、酒店还是演出场所、电影院,临场体验型文化消费循环关键环节缺失,春节档电影业票房大幅度缩水、旅游人次大幅度下降。

其次,需要重视文化消费的挤出效应。一是时间挤占,受复工复产、延迟开学等因素的影响,暑期档大量的文化消费时间将被挤占;二是支出挤占,疫情期间人们预期收入下降,而基本生活用品价格上涨,大量的消费支出将集中于刚性消费,将会挤占部分文化消费支出。

最后,消费者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SARS期间疫情过后5个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才恢复到疫前的水平,因此疫情之后几乎不可能出现报复性文化消费。

二是倒逼供给端数字化。

疫情以来,文化企业难以正常复工,加之线下文化消费遭受重创,倒逼文化内容进行数字化生产。

部分文博单位和文化企业积极探索数字化生产。

八大博物馆联手淘宝直播开展“云春游”,武汉大学与多家媒体合作推出“云赏樱”,“云游”不断激活文旅消费潜力;摩登天空在B站举办线上音乐节,吸引27万人同时“云蹦迪”;各大卫视以及网络电视纷纷推出云综艺,如《歌手·当打之年》《声临其境》等综艺节目纷纷开启了云录制,实现口碑热度双丰收。

三是调整数字文化产业全球重心。

当前,新冠肺炎海外形势十分严峻,中国过去并跑或跟跑的数字文化产业,可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把握全球领跑的关键机遇期。根据Hootsuite的报告,抖音国际版TikTok现在的海外月活跃用户超过8亿,今年2月下载量近1.13亿次,成为全球下载量最高的应用。

鉴于全球新冠肺炎的紧张局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紧急呼吁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的4.21亿学生远程上课,钉钉成为联合国推荐的网课平台,用户已经突破11亿。

周礼文:线上板块迎来发展良机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国内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居民外出急剧减少,对线下文化产业影响颇为明显。居家消费成为疫情期间主流的消费模式,消费者有更长的时间可以跟互联网深度接触,线上板块迎来发展良机。

具体来看,电影院、展览、KTV等线下场馆在疫情期间相继关闭,外景影视制作、户外旅游几乎停滞,打击很大,以线下运营为主的文化服务商可能面临被动市场出清,头部公司有望借此提高市场占有率。

同时,以线上消费为主的数字文化企业成绩亮眼,消费者对在线文娱活动的消费需求明显提升,社交媒体、视频平台、数字阅读、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等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业的日活用户数量、在线时长、收入流水等多个维度都有可观的增长幅度。

此外,疫情催化文化产业数字化应用与营销,AI、VR、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文化产业,例如VR直播“云监工”、VR全景“云旅游”、VR全景“云看展”引发

1
查看完整版本: 疫情给文化产业带来了哪些影响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