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甘肃
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新高地
陈芳平
文化旅游业是甘肃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十大生态产业之一,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期发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多处涉及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其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甘肃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产业带,关键要统筹推进文旅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从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来看,魅力资源挖掘、商业模式创新及金融资本运作是三个重要抓手。
深挖特色资源,培育文旅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文化旅游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在甘肃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重要的产业价值、文化价值和助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价值。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丝绸之路东西贯穿境内多公里,、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古代文明在敦煌交融交汇,历史文化非常厚重。同时,甘肃也是自然景观多样的省份,拥有除海洋和岛礁以外的所有地形地貌。近年来,甘肃坚定不移实施旅游强省战略,推动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十大生态产业之一,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据统计,“十三五”时期全省共接待游客13.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亿元,分别较“十二五”时期增长%和%,两项指标年均增长率均为24%以上。
甘肃文化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最终要实现产业链的拓展延伸,特别是内容供应和增值转化的产业链,要以文化创意资源的多次利用,形成纵横交错的产业链和新业态,从而扩大各环节的收入渠道。从发展的眼光看,文旅消费要传达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文化旅游与生命健康相互赋能,要大力倡导让生命更健康、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借力健康旅游业态创新,释放旅游的健康价值,系统塑造健康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十四五”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要充分挖掘甘肃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并利用良好的中医药资源,着力打造特色康养文旅项目,为全国公共卫生建设探索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天水、陇南、庆阳和平凉既有着丰厚且体系完整的华夏祖脉寻根文化资源,也有着丰富的传统医学及康养文化的丰富遗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可以预见康养旅游将成为文旅产业一个新的热点领域,要深入挖掘我省积淀深厚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资源,加快中医药养生保健图书、影视等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以及举办中医养生保健节庆会展,建立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普及推广平台。要加快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传承推广独具特色的中医养生技术,打造以中医药文化传播体验、康复理疗、养生保健为核心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旅游产业。
重构商业模式,发挥文化与旅游的聚合效应
面对新一轮的消费升级,文化旅游的内涵将再度扩展,逐步发展成为多样化、个性化的时尚生活方式,消费者将会以旅游目的地为核心,以体育、养身、户外、文化、娱乐、游学等为外延,逐步推动构建文旅大消费产业。
观光旅游,特别是以文物类旅游资源为核心的观光旅游今后仍将是甘肃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支撑。在构建商业模式的过程中,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