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申梦芸
9月19日,由《中国会展》杂志社主办,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贸促会、天府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中国会展业联盟、四川省会议展览业协会、成都会展联盟、成都市会议及展览服务行业协会协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蓉汇菁英创新论坛开幕式在成都举行。
会展一直以来是成都市核心产业,也是成都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今年会展业受到严重冲击的,*府出台了促进会展业尽快复工复产的相关扶持*策,也加快了新的会展业态、形态的探索和促进。据了解,截止目前,成都仍然举办了高品质的会展活动超过个,也成为在全国会展业恢复最快的城市之一。
在此次会议上,有来自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等兄弟城市会展主管部门领导,国内外重要组展商、行协会社团组织、国内外知名展馆、会展服务机构等余人出席本次开幕式。
期间,还举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两轮共有16个项目达成意向签约合作。同期,《中国会展》杂志社总编辑兰宇鑫发布了《中国规模以上展览机构调研分析报告》及《中国会展指数报告》。成都在规模以上指数统计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二位。
据悉,中国会展城市指数(CCEIc),具体表现为各相关城市的会展指数,由数量指数(CCEIcq)、面积指数(CCEIcs)、收入指数(CCEIci)三部分组成。
“20个会展城市中有10个城市是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而有10个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与去年会展城市的情况大体相当。”《中国会展》杂志社总编辑兰宇鑫在分析中指出,其中杭州、成都、重庆、青岛、南京、武汉和上海的会展指数增长较为迅速,这说明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对外交往,对于会展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带动作用,成都年的会展指数由年的.58增长到.82,增加值将近个基点,说明成都会展业发展迅猛。
但同时,兰宇鑫指出,受疫情影响,年上半年会展业“颗粒无收”,情况不容乐观,但也有一些应对措施。“受疫情影响,中央提出内循环、双循环的想法,消费类展览会可能会进一步抬头,包括展览业会出现数字化、科技化的趋势。”兰宇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