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糟粕它使人失去勇气和原
TUhjnbcbe - 2023/10/24 19:15:00
治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nb.ifeng.com/a/20180619/6664841_0.shtml

世界那么大,独中国人爱玉。

玉矿的分布范围很广,几乎遍布了地球的各个角落,但是用玉、佩玉的民族,却主要是中国人。

玉在中国已有近年的历史了,它贯穿整个华夏文明从萌芽到形成、发展的过程,绵延不绝,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玉文化,成为华夏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为何如此?至今尚无公论。

通常的解释有三种。

①在华夏文化里,玉被视为山川孕育之精华,通天地之灵性,具有去凶、避邪、挡煞、鉴真的作用,这是玉石崇拜的来源。

龙山文化时期的两件玉圭

②从周朝起,玉成为王权和不凡身份的象征。传说秦王嬴*得到和氏璧,七年之后,天下平定。他命玉工把和氏璧雕琢成玉玺,丞相李斯用小篆写下了8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西周的白玉红沁镂雕龙纹璜

③在儒家看来,玉就是完美无瑕,是修身养性的参照物,是君子品德的化身。一直到清代,有功名的儒生,帽子正中还要镶嵌一小块玉,这叫帽正。

帽正

由玉产生的文化精神,已经成了一种强大的基因和源代码,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和思维,也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气质。

凡事有利则有弊。

那么,玉文化在历史上有哪些弊端呢?

一、助长奢靡浪费、玩物丧志之风

玉有硬玉、软玉之分。

硬玉通常是指翡翠,摩氏硬度在6.5—7之间,表面不易留下划痕。

中国玉多是软玉,容易留下划痕,磕碰之后易碎。它们大多数在国际通用标准上并不被认为是玉,而是角闪石、阳起石类矿物。

和田软玉

另外,中国玉器多是小器,大器很少。

虽然这些东西在自然界多了去,一点也不稀罕,却几千年来被人趋之若鹜、奉若神明,像和氏璧甚至可以换15座城池。

说白了,不值得。

把大把的钱花在不值得的地方,就是奢靡浪费。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就是玩物丧志。

况且这些玉器易损易碎,难以传承。用和氏璧做成的玉玺,十几年后都消失无影了。

二、强化等级观念

到了周朝,玉获得等级象征这一最重要、最根本的意义,玉和等级制度的象征关系最终形成。

玉料的等级分化更加明确,开始有了白玉独尊的观念,玉器成了帝王将相生死相伴的圣物。

相应地,砖瓦成了平民百姓的象征,并出现了相应的成语:抛砖引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瓦玉集糅;玉不与砖瓦摩擦。

三、形塑了中国人的表达方式

从古玉的纹饰来看,玉文化对中国人表达方式的影响早已显现出来了。

远古的玉工在雕刻那些纹饰的时候,非常享受那种交结、复杂的造型关系。

后代的中国人则几乎沉醉在模棱两可、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中。说话成为一种心智的游戏,不明说,让你猜。

到后来,连绘画等艺术,都成为写意性的创作了。

四、使人失去了勇气和原则

古人说,玉有五德,就是仁、义、智、勇、洁。

把温润的手感视为仁,把纹理内外一致视为义,把声音清脆视为智,把质地坚硬视为勇,把角棱尖锐视为洁。

但到了后代,中国人真正喜欢的就是玉的温润了。看玉的价值,最重要的也是看温润。

玉自注重温润之后,就有另一种个性为人所称道,那就是圆融。

圆是没有圭角,丰满无缺;融是融合、不突出、不显露、不固执、善调和。

圆融是中国社会所喜爱的个性,这种个性虽无法断定是自玉文化产生,但至少可以由玉文化来印证。

古人看玉,最忌圭角,所以不论造型与雕刻,均宜去角取圆,形成良好的手感。

玉文化事实上使人失掉了勇气和原则。中国的读书人在温文恭谦的教诲与陶冶下,失去了锐角。

一只刻意染色的玉荷叶杯,传达宋代文人惆怅不得志的寓意

从好的一面看,一切以和为贵,以圆为上,大家都搓圆子、和稀泥,社会上充满了和谐。但却失去了据理力争、坚持原则的勇气,一味忍让,底线不断后退。

五、创造了一个大酱缸文化

到了清代,玉器走进平常百姓家,彻底世俗化、商业化。

但是,一旦市场化之后,玉就变得良莠不齐了。

在所有行业中,它可以算是最鱼龙混杂,最厚黑、水最深、坑最多的行业之一。

市场需要什么,需要哪个年代的,就会有人做,足可以假乱真。

哪怕是行家里手,也会经常看走眼。

这些玉器市场的潜规则,对整体商业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象征洁白无瑕的玉石,最后创造了一个大酱缸文化,很是滑稽。

1
查看完整版本: 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糟粕它使人失去勇气和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