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开局,是华章亦是序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3月4日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人大代表、*协委员们将基层“声音”带到全国两会上,关于茶行业,今年的两会开展期间代表们提出了哪些与茶行业息息相关的重要举措?又有哪些茶行业发展红利即将到来?
何一心:促进特色农业产业的数字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全国*协委员、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一心表示,促进特色农业产业的数字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致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何一心认为,应该积极推进农业产学研融合,比如,建立特色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数字化模型,实现农产品智慧化种植,数字化管理,让数字化赋能现代农业,从而建立新时期现代农业更高标准,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更有力地促进和引导消费,进一步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更好实现共同富裕。另外,通过数字化手段完善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加工科技水平,增强农业产业工人自身能力和从业自信,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回归乡村,振兴产业;要依托特色茶文化,生态秀美茶园资源,更深层次的构建茶产业一产智慧绿色高质量,二产科技创新高附加,三产数字大健康的产业布局,让美丽的乡村更加富足,更加有生命力。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刘文新:建议建立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示范区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信阳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在《关于建立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示范区,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中称表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是有机整体,辩证统一。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是推动我国从‘产茶大国’迈向‘产茶强国’的重要路径。”
建议中,刘文新提出出台优惠*策扶优扶强一批茶产业国家领*茶企;在全国名优茶产地、各大名茶产区,对入选的国家领*茶企制定优惠*策;加快培育一大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制作技艺传承人、制茶大师;因地制宜地的打造一大批小而美、精而特的特色茶文化企业群;建立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示范区,出台专项用于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技改配套*策;派驻“科技特派员”,开展品种换代,建设生态茶园,推进绿色防控,实行“一品一码”全程溯源;注重数字赋能,实施智慧茶园工程,建立茶园物联网应用基地,推广5G、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等一系列措施,坚持以茶文化引领和茶科技支撑,推动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茶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来源:时代周报
储小芹:支持富硒茶产业,引导茶产业向功能农业方向发展
储小芹指出,在大健康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功能农业被认为是第三个发展阶段,农产品的市场结构和消费需求将发生重要变化。功能农产品让农产品中的营养物质从“富含”变为“定向含有”,被认为是未来高端食品的发展方向。富硒产业的蓬勃发展,说明富含某类营养成分的土地往往是该类功能农业发展最大的基石。
储小芹建议*府出台*策支持富硒茶产业,引导茶产业向功能农业方向发展;鼓励现有天然的富硒资源优势向功能农业方向发展,做成全国示范区和样板。规划将安徽石台县,湖北恩施州,陕西安康市天然富硒区打造成中国富硒功能农业示范区。
来源:中国青年网
俞雪文:中国茶产业发展承载的是乡村振兴的希望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表示,中国茶产业与国家发展战略是高度关联的。前些年,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茶产业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如今,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茶产业承载着茶区乡村振兴的希望。对于茶产业发展俞学文表达了以下3个观点:
第一,茶产业从业者要提高自身的使命感,推动“三茶统筹”发展,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第二,要倾力弘扬茶文化,推动茶文化相关产业大发展。第三,茶产业要促进国内循环,除茶叶消费外,可以与文旅产业结合起来,实现三产融合发展、产业链效益倍增。
俞学文表示: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承载的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希望。茶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仅仅是一般标准问题,与产业未来发展紧密相连,我们希望请更多专家学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