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解锁我国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TUhjnbcbe - 2023/9/15 20:23:00

一、简介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属于Ⅲ类医疗器械,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由于骨科植入医疗器械价值较高且为一次性使用,在市场中通常被归入“高值耗材”。骨科植入医疗器械一般分为脊柱类、创伤类、关节类及其他,具体情况如下:

二、全球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概况

随着医学、生理学、材料学等上游学科及骨科医疗行业自身的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国*府和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持续投入,全球骨科医疗器械行业逐步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在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具有领先技术优势,产业化程度较高。

根据标点信息的相关研究报告,年全球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3亿美元,在全球人口持续老化、不良的生活型态、意外性创伤以及新兴医疗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下,全球骨科医疗器械市场持续成长,预估年成长至.0亿美元,-年年复合成长率达3.2%。

北美是全球最大的骨科医疗器械需求市场,人口高龄化及较高的人均收入,驱动了市场的成长,占53.4%的市场份额,-年年复合成长率为3.1%;欧洲市场规模次于北美,占22.3%的市场份额,由于财*紧缩*策及价格调降压力,欧洲市场的成长性最低,-年复合成长率为1.8%,市场占比逐渐减少;亚太地区随着中国与印度经济的成长与健康意识提升,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区域市场,-年年复合成长率为4.8%,占20.5%的市场份额。

年,全球骨科医疗器械各细分领域中,关节类产品占据骨科主要市场份额,占比为37%;脊柱类占比18%,创伤类占比14%;运动医学类占比11%。

数据来源:ORTHOWORLD

三、我国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概况

20世纪初,西医骨科在中国尚处于萌芽阶段,仅在少数几个城市开展。在这一时期我国第一个骨科专业、骨科学科、医院相继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骨科医疗器械的发展主要分两个阶段,即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以及80年代中期至今。

资料来源:中国骨科发展简要回顾与展望

第一阶段,在国家*策的支持下,我国骨科医疗器械产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制造,专业门类也得以细化。但受限于外部环境的整体发展阶段,骨科医疗器械行业的产业化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真正的规模化生产。

第二阶段,主要特征是多元化和国际化。8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国内骨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始起步发展,但在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及市场开拓上,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外资巨头进入国内抢占市场,在与跨国企业竞争和学习的过程中,国内企业的技术、工艺、研发和管理水平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并开始逐渐打破行业被外资巨头垄断的竞争格局。

四、市场规模

1、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对应的主要疾病及病人规模

(1)脊柱类植入物对应的主要疾病和病人规模

脊柱由椎体及椎间盘组成,是人体的中轴骨,包含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及尾椎。脊柱类植入物主要应用于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骨折、畸形、感染及肿瘤等脊柱疾病。

整体而言,我国脊柱疾病种类众多,部分疾病对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根据《-年中国及省级行*区疾病负担报告》,年我国YLD(伤残所致寿命年损失)数达13,.4万人年,其中导致YLD最多的疾病为低背部、颈部疼痛(占比11.6%),由此可见脊柱相关疾病成为国内主要致残疾病。

(2)创伤类植入物对应的主要疾病及病人规模

创伤类植入物主要应用于来自于交通事故和摔倒、跌落等意外所导致的各种四肢、肋骨、手指、足踝、骨盆等部位骨折的手术治疗。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年,调查范围内,股骨骨折和多部位骨折的出院人数由21万人上升至42万人,复合增长率为17.95%。随着我国工业化能力的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道路交通伤、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高暴力损伤日益增多,加之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医疗保障的持续扩大,我国骨科创伤手术量将逐年增加。

(3)关节类植入物对应的主要疾病及病人规模

关节类植入物主要应用于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根据《中国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患病状况调查》,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女性的发病率要高于男性: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分别为30.1%、48.7%、62.2%及62.0%,各年龄段中女性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均高于男性。由此可见,骨关节炎在老年人中是比较普遍的疾病。

目前,我国人工关节市场仍有较大开发空间,与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根据中国医师协会的数据,年中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11,台。根据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的数据,在年,美国已有,髋关节置换手术和,膝关节置换手术。相关数据显示,预计美国于年将进行,个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和1,,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考虑到中美两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差距,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医疗保障深化程度,随着技术进步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髋、膝关节手术量将进一步增大。

2、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整体市场规模

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和医疗需求不断上涨,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的销售收入由年的亿元增长至年的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7.03%。

数据来源:米内网;标点信息

如上表所示,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与全球市场规模相比较小;年-年,国内市场的增速达到17.03%,高于全球市场整体的增长速度。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的发展尚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

根据标点信息的相关研究报告,以年的亿元为基础,预计到年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在亿元左右,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在14.51%左右,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3、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细分市场规模

国内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一般可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及其他。其中,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为主要细分市场,近年来,各细分市场份额的占比变化如下:

数据来源:米内网;标点信息

与关节类产品占据全球骨科植入器械市场最大市场份额不同,近年来,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细分市场最大类别为创伤类,主要是由于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起步较晚,整体尚未开发成熟。随着我国居民医疗支付意愿、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对高端骨科植入产品接受度的提升,脊柱类和关节类产品逐渐缩小与创伤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差距。

截至年,我国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的市场份额为29.80%、28.23%、27.77%,各细分领域市场份额较为接近,合计市场份额占比超过85%。

(1)脊柱类植入医疗器械

-年,脊柱类植入器械市场的销售收入由47亿元增长至87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6.58%,与骨科植入医疗器械整体市场的增速基本保持一致。

数据来源:米内网;标点信息

根据标点信息的相关研究报告,以年的87亿元为基数,预计到年我国脊柱类植入器械市场规模在亿元左右,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在14.42%左右。

(2)创伤类植入医疗器械

-年,创伤类植入医疗器械市场的销售收入由51亿元增长至9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5.76%。创伤类相关产品的生产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市场开发较充分,是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最大的细分类别。

数据来源:米内网;标点信息

根据标点信息的相关研究报告,以年92亿元为基础,预计到年我国创伤类植入器械市场规模在亿元左右,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在13.15%左右。

(3)关节类植入医疗器械

-年,关节类植入医疗器械市场的销售收入由40亿元增长至8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0.65%。关节类相关产品的生产技术门槛高,价格贵,国内市场的开发还尚未成熟,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增速最快。

数据来源:米内网;标点信息

根据标点信息的相关研究报告,以年86亿元为基数,预计到年我国关节类植入器械市场规模在亿元左右,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在16.87%左右。关节类植入医疗器械仍将保持细分行业中相对较快的增速发展。

五、行业内主要企业

1、国外厂商

强生、史塞克、美敦力、捷迈邦美等。

2、国内厂商

大博医疗、凯利泰、三友医疗、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天津正天等。

想要了解什么行业的研究报告,欢迎评论区留言!

1
查看完整版本: 解锁我国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