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职化学课程标准解析
TUhjnbcbe - 2023/8/15 21:30:00

一、《中职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强调文化基础课“是培养学生思想*治素质、科学文化素养等的基本途径”,明确了化学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医药卫生类、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等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其他类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选修课程。由此可以确立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基础课承载着双重的责任:一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全体学生的文化基础课,可以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所生存的物质世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二是对需要有较强化学基础的某些特定专业学生,化学课程的学习还为其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升,以及其将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化学课程的定位,我们确立《中职化学课程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系统性原则,实现德技并修

贯彻落实*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遵循职业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将德育教育、劳动教育、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融入化学课程教学全过程,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处理好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培养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德技并修、全面发展。

(二)坚持基础性原则,实现创新发展

坚持化学作为文化基础课的定位,以化学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重点讲授高中阶段教育必备的化学基础,兼顾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现状,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多元需求,设置基础和拓展模块,为学生提供基础性、模块化和拓展性的课程,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化学基础内容,又有兼顾不同专业职业岗位个性需求的选修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职业发展、学习兴趣与个性需求。

(三)坚持实用性原则,实现特色发展

强化教育育人功能,立足化学学科特点,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从社会实践、生活案例和职业基础出发,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化学实验的育人作用,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和化学奥秘的兴趣,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化学学科,拓展化学视野,深化对化学学科及其价值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坚持发展性原则,实现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的发展应紧密结合行业的发展,其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也应紧密结合企业的岗位需求。化学基础课要将化学新发展、新工艺、新应用,特别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作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信心。注重创设真实的职场情境,以源于企业一线职业岗位的真实案例,作为实践活动教学素材,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融入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融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中职化学课程标准》凸显中等职业教育的时代特征

新颁布的《中职化学课程标准》体现了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色,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和教育现代化实现的总体要求,凸显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

(一)坚持育人目标,促进全面发展

落实*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将“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写入课程任务;凝练出“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作为中职化学课程5个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活动建议”中,挖掘红*长征等典型素材,将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敬业精神、创新精神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从更高层面展示了化学课程的价值追求。

(二)更新教育理念,涵育核心素养

立足当前我国中职学生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借鉴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充分挖掘化学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凝练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现象观察与规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中职教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围绕着核心素养的养成,结合化学知识的结构特点组织课程内容,并将核心素养的达成度作为学业水平的评价标准。

(三)清晰课程定位,彰显职教特色

职业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既要培养学生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又要为专业课程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做好与专业课程的融通、衔接和配合。因此,化学课程作为医药卫生类、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等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设置了相应的拓展模块。以发展核心素养为主线,选择与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内容,3个拓展模块共设置了14个专题,教学内容注重融入职业道德,渗透职业精神,服务职业生涯,彰显职教特色,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突出能力培养,训育实践技能

凸显职业教育的实践取向,加强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和培养。倡导教师运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规范;针对社会热点和实际生活问题设置探究性实验,在探究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利用未来职业岗位实际设置职场情境,融入职业道德、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五)增强环保意识,提升公民素质

适应新时代提高公民素质的新要求,化学课程标准注重环保意识的养成。提倡开展微型化学实验和绿色化学实验,并通过“教学提示”提供相关案例与课程导入方法,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安全意识;通过展示化学学科发展给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对相关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通过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案例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做新时代合格公民。

(六)明确质量要求,创新评价模式

顺应化学课程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职化学课程标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