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瞻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中国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手机银行、手机银行业务的概念
手机银行是指银行以智能手机为载体,使客户能够在此终端上使用银行服务的渠道模式。随着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手机银行的业务功能不断更新与完善。指利用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等实现客户与银行的对接,为客户办理相关银行业务或提供金融服务。手机银行既是产品,又是渠道,属于电子银行的范畴。
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客户的移动电话与银行连接,实现通过手机界面直接完成诸如账户查询、账户转账等各种金融业务的一种崭新的业务产品,即银行以手机为载体,依靠移动GSM无线网络,利用移动的短信息资源,通过手机发送短信息的形式对银行账户进行操作,实现手机“金融理财”、“电子钱包”等功能。
简单地说,手机银行就是利用移动电话办理银行相关业务的简称,是银行实现电子化的一种渠道,它是一种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业务相结合的崭新的服务方式。
从理论上讲,除了现金业务,银行的柜台业务都可以搬到手机银行上来。手机银行的功能可分为标配功能和拓展功能。查询、转账、汇款、缴费、临时挂失等属于标配功能。拓展功能就是在标配功能的基础上发展的基金理财、商业支付、网购等功能。拓展功能的提供,离不开银行后台的支持。中小银行的这些拓展功能普遍比较薄弱,远远落后于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手机银行是由手机、GSM短信中心和银行系统构成。在手机银行的操作过程中,用户通过SIM卡上的菜单对银行发出指令后,SIM卡根据用户指令生成规定格式的短信并加密,然后指示手机向GSM网络发出短信,GSM短信系统收到短信后,按相应的应用或地址传给相应的银行系统,银行对短信进行预处理,再把指令转换成主机系统格式,银行主机处理用户的请求,并把结果返回给银行接口系统,接口系统将处理的结果转换成短信格式,短信中心将短信发给用户。
手机银行业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银行中已经推出手机银行业务的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等大型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极少数农村合作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信用社。区域性银行的手机银行基本是网络银行的手机化。有特色且与中国农村金融相关的手机银行包括无卡取现、农户小额贷款、按址汇款和手机金融等。
手机银行迅速兴起,不仅在数量上成倍增加,而且其服务内容日趋丰富,功能也日趋完善,并随着ICT与金融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关于手机银行,多数学者从金融功能的视角对其进行定义。实际上,手机银行就是通过ICT获取各种金融服务。当然,这里的金融服务也包括支付。
年上半年,全国已有家银行网点终止营业。根据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信息平台的数据统计后发现,今年7月份以来,截至11月19日,商业银行机构退出列表显示,共有家银行网点终止营业。这意味着,今年已有家银行网点终止营业。
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鼓励企业提供相关应用的“关怀模式”“长辈模式”,优化界面交互、内容朗读、操作提示、语音辅助等功能。随后,多家商业银行相继推出手机银行“老年版”,在模块设置、功能推荐、字体大小等方面进行适老化完善。
手机银行能够实现的业务也从短信时代简单的账务查询、自助缴费、银行转账,逐步发展至如今APP时代的附近网点查询、预约取现、手机号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