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2年上半年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复制链接]

1#

据统计局信息,今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市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但发展态势总体平稳向好,企业数量保持较快增长。

一、文化产业总体运行情况

(一)营业收入下降,单位数量增加

年上半年,全市规上文化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4.0亿元,同比下降9.6%。其中,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15.7亿元,同比下降24.3%;文化批发和零售业57.3亿元,同比增长4.6%;文化服务业59.3亿元,同比下降16.2%。上半年,全市规上文化产业企业数量比上年末增加41家(见表1)。

与全国、全省对比,我市营业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上半年,全国文化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0.3%;全省文化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亿元,同比下降6.8%。

(二)文化批零业与文化服务业营收差距不断缩小,结构占比更加均衡

从营业收入看,上半年全市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最大,达到44.8%;其次是文化批发和零售业为43.3%;文化制造业占比最小,为11.9%。文化批零业与文化服务业营收占比相差1.5个百分点,分别比上年同期和年同期差距缩小8.3个和7.0个百分点。

从单位数看,上半年全市文化服务业单位数占全市比重最高,达到63.0%;其次是文化批发和零售业为25.7%;文化制造业占比最小,为11.3%。

从从业人员看,上半年全市文化服务业从业人员人数占全市比重最大,达到73.6%;其次是文化批发和零售业为15.1%;文化制造业占比最小,为11.3%(见表2)。

(三)文化相关领域发展态势好于全市平均水平

分领域看,上半年全市文化核心领域实现营业收入92.8亿元,同比下降10.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为70.1%。文化核心领域中占全市比重较大的行业下降明显,其中内容创作生产和创意设计服务行业营业收入分别占全市的10.1%和19.6%,分别下降29.6%和21.8%,同时占比重最大的文化传播渠道行业营收仅增长4.2%。

全市文化相关领域实现营收收入39.6亿元,同比下降8.1%,降幅小于全市1.5个百分点,包含的三个行业中有一个行业增长,两个下降(见表3)。

(四)文化新业态发展形势趋好,增速高于全市

在文化新业态较为明显的16个互联网文化行业小类中,我市涉及8个行业小类,比上年全年增加1个。6月末合计拥有企业33家,比上年末增加7家;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10.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7.6个百分点,占全市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2%,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见表4)。

(五)和平、沈河保持主导地位,于洪发展较快

上半年,和平、沈河两区营业收入合计为88.1亿元,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二;两区共有文化产业企业家,占全市的53.1%。大东、皇姑、铁西、浑南和沈北新区等5个地区营业收入合计为40.9亿元,占全市的30.9%;共有文化产业企业家,占全市的42.4%。其他5个地区营业收入合计仅为3.3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5%;共有文化产业企业17家,占全市的4.6%。于洪区发展势头相对较好,营业收入增长.4%,居全市之首(见表5)。

(六)从重点企业看,行业前10位企业保持较好态势,个别企业负向拉动作用大

上半年,从营业收入看,全市重点文化产业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在前10位企业中,有8家企业增长,2家企业下降。在增长企业中,有两家企业上半年营收分别增长9.5倍和2.1倍;在下降企业中,有一家企业降幅达到78.3%,该企业与上年同期相比营业收入减少10.4亿元,向下拉动全市营收增速7.1个百分点,是全市上半年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