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吴敏食物背后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传承 [复制链接]

1#

《以食育人》

99公益日×暖城TALK

食话创始人吴敏

今年99公益日,食话创始人吴敏老师受邀参加暖城TALK的现场视频出来啦。

不方便观看视频的朋友,也可以先看文字版领略精彩哦~

01

我今天的分享主题只有4个字,以食育人。再简单一点,大家就记住中间两个字,食育。等到最后结束的时候,我希望大家记住一个字就可以,先保留一下谜底。第一张图片大家看着会不会有点饿?在英国,16:00是下午茶的时间,但是英国的饮食当然及不上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国。所以我年到英国留学的时候,我的中国胃一下子就受不了了。那里的饮食真的太单一了,什么不时不食,什么南甜北咸,都没有,就只有炸鱼和薯条。当然英国的风景和文化都很好,我只是想说,在异国他乡,我非常怀念中国的饮食文化。我跟上半场的一位嘉宾是老乡,都是苏州人。在每年的中秋前后,我们都会吃鸡头米。它是江南水八仙的一种,可能大家知道茭白、莲藕,但没有听过鸡头米,其实就是芡实。它既可以做菜,又可以做甜品,而且是药食同源。每年到这个季节,我苏州的一个十几年交情的老朋友,就会请当地的农人在采摘之后分装一袋,专门送过来给我品尝。

所以我们可以回忆一下:

“其实很多我们喜爱的食物,

背后就是人情味,就是爱和温暖。

”我也经常会带我的女儿去菜场。我觉得在都市之中,菜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食物博物馆”。比如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的秧苗。

然后我们还可以在菜场看到各种食物的原型,这对小朋友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不要只是把食物,

当作能量的补给、物质的摄入。

”从我做食育的角度上来说,这样一种太理性太客观的视角,会让人也变得比较冷漠。我们食话的一个观点是“吃是人一生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不同意见,觉得其他能力也很重要。但试想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有非常多的选择,对不对?如果你吃对了,你就是健康;如果你吃错了,就可能会生病。那这个第1位的1就会成为很多零前面的那个1了。这样的话,它是不是最重要的呢?

02

我们看待食物的观点,就像这张图片上的这个天平。现实情况中,这个天平是失衡的。我们更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