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君按:年份戛然交接,世界变幻莫测,这一年,我们在人的脆弱中发现思想的韧性,在远处和近处的哭声中反思知行合一的实践,在区隔中尝试共同体的重建,在失落与破碎中探索沟通与联结的可能,而阅读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交流途径,一种古老的联结方式,也是生活中寻常感与永恒感的宝贵来源。冬日严酷,但知识温热。年岁末,学人君继续邀请50余名不同领域以阅读、思考及写作为志业的“读书人”,挑选出本年私人书单,偏于学术但不废通俗,经汇编整理后分期推出,凡余本。第八期私人书单汇编主题为社会文化、教育学,文中分中国文化、西方文明、教育学等部分。图书分类、排序大体按内容所属主题、时间,但一些“模糊地带”只能“模糊处理”,还请读者理解。
本期荐书学人
(依照荐书顺序排列)
马 勇 吴远鹏 樊 星 伍 国
周 俊 吕文浩 谢志浩 辛允星
段永朝 刘业进 李文倩 鱼宏亮
孟钟捷 维 舟 唐小兵 周 定
-中国文化-
《论语我注》
作者:刘传铭
上海辞书出版社,年/配图有误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论语》是孔子的语录,是中国人的圣经,百读不厌,常读常新。千百年注释、解读者无数,依然有许多不易理解处。这是大学问家大思想家的正常现象。孔子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从来不囿于一偏,而是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反复斟酌,前后解说往往有相当不同。如何理解这些不同,历代研究者下了大量功夫。刘传铭先生这本书广泛搜集历代注释,更从日常情理直抒胸襟,根据自己的理解追根溯源,时有新见,极具参考价值。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
作者:余英时
聯經出版公司,年
吴远鹏独立学者
《论天人之际》是余英时先生在年初出版的一部关于中国思想起源的专题研究论著。实话实说,我关于这个话题所知非常有限,不过在二十年前读到李慎之先生的《泛论天人合一》的文章之后,对这个话题也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时常